[科技日报]马少华、涂光晋: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6.12.2014  20:22

我认为上课玩手机不一定会影响听课效率,比如当老师讲到新的知识点时,我可以及时用手机查阅相关信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节新闻评论课上,在讨论一篇名为《收手机并非解决“低头族”难题的正解》的评论的论证资源时,一位同学这样说。

这篇评论针对的是不久前某高校推广“无手机课堂”(学生课前将手机关机或调静音,放在教室门口统一袋子里,课后自行取走)的新闻事件。

笔记本、无线wifi、智能手机、ipad……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这些教学资源离课堂更近了。讲台上老师的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教学中涉及的事物或作品,学生马上可以在网上搜索出来。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教育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革。近些年来,我国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增长迅猛。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新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新闻业务重镇的新闻评论教学,亦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增强教学交互性

马少华,这位曾经在业界享有盛名的评论员,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的教学岗位上工作已有十四个年头。在他看来,网络条件和新媒体因素,无疑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前所未有地拓展了教学交互性的可能性和边界。

马少华告诉记者,他从2006年起开始写作评论课教学日志,在把课上讨论的问题上传到自己的教学博客上,与同学们在网上延伸课堂讨论,媒体的评论者也可以进来参与交流。

但这样的教学日志,仍然是以马少华本人为主的。然而,就在最近,自从与一些学生互加微信后,一位叫李元昊的同学把自己的微信公号推荐给马少华,马少华上去一看,他公号上的一些文章正是这位同学自己对课堂所讨论问题的记录和思考——这等于同学自己的“教学日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日志。马少华便在微信朋友圈推荐了这位同学的“教学日志”,引起了媒体评论界的朋友对他的关注。“你看,新媒体就这样打开了教室的边界;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马少华说。

当代社会整体上的议论风气和开阔的观点表达空间,也为评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马少华介绍说,人大新闻学院有一个学生媒体《新闻周报》,每期第二版就是评论版,同学们在上面议论校园事物、社会事物,兴趣盎然。每次上课前,马少华都事先阅读当期《新闻周报》上的学生自己写的评论,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因为关注到同学自己的日常写作实践,就能够激发同学近切的评论兴趣。

可以说,评论教学条件最大的变化是学生自己离评论更近了。这对于评论教学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马少华说。

评论教学面临新环境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看来,与往常相比,如今的新闻评论教学呈现出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涂光晋认为,在过去,评论教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一篇评论文章或是一个评论节目;在今天,我们更愿意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意见传播的系统。表现在教学上,就不能仅仅是评论文章的写作或者是评论节目的制作,还包括在新媒体上的意见表达。因此在教学观念上,我们可以既尊重新闻评论的历史传统,又体现新闻评论的时代特征,还要反映新媒体环境下对意见传播新变化的思考。

其次,教学内容方面与以往不同。涂光晋表示,过去的评论教学侧重于传统媒体,侧重于具体篇章的写作或者节目的制作,而现在教学必须关注新媒体,侧重于不同媒体的整合。“比如,在今天不少报纸的言论版上有大量来自微博微信的言论精选,在评论网页上,不仅有传统纸媒评论,还有网络言论的集萃,乃至评论节目的视频链接。因此,如今的教学应该从意见性信息整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教学的内容。

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这样的变化来自新媒体时代的互动,在评论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体现出对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的判断和议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入大量互动的环节,包括评论价值的选择,对新闻事件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以及如何提炼评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整个教学过程既是对学生评论意识和评论能力的训练,也可以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蕴含其中。

打造意见交流的公共平台

马少华认为,交流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对于传授写作能力的实务教学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新闻评论的一些规律,往往隐藏在从业者习焉不察的个体经验之中,成为隐而不彰的“缄默知识”。

多年教学日志的网络写作使马少华更深地体验到:教学活动——在教与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是真正的创造性、生产性活动,而不只是对知识的“消费”。马少华认为,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本身就是认识过程,是知识的拓展。课堂上产生的认识拓展,需要收集、积累和分享,哪怕它们只是星星点点。

所以,回顾和记录教学过程的细节,就是披沙拣金一般地收集两个教学主体之间的思想创造。它们是进一步深入认识的阶梯。如果没有这样的阶梯,每一次教学活动,就都是孤立的、消费性的,没有在认识意义上的真正的产出和进步。教学活动是随时更新,点滴进步的,而教学日志,则是这些看不见的脚步的记录。

这个定位于“新闻评论教学和写作的交流平台”的个人博客访问量已达470万。教学日志的网络写作和网络传播,也实现了教学交流的开放与延伸。马少华介绍说,“八年来热情参与我博客教学讨论的媒体朋友有《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张天蔚、《新京报》评论部主任王爱军、《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鲁宁、广东《佛山日报》评论部主任田继贤、深圳《晶报》评论部主任李鸿文,以及曹林、盛大林、童大焕、陈杰人、朱达志、郑根岭、彭远文、李天伦、李曙明、萧锐、李清、沈彬等媒体评论人。

让学生善于思考理性表达

新闻评论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宽广的空间。那么,作为评论课程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作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评论”第一首席专家的涂光晋教授,对于评论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官方微信上,一篇广为流传的必蹭名师课程文章这样介绍:“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可以到涂教授的课上去寻找力量。

在新闻评论教学的过程中,涂光晋较为看重对于学生在社会问题方面判断力的培养。通过评论教学,让学生关注社会中最应该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善于对负面现象予以甄别和批判、对于正面事物予以肯定和弘扬,做一个能够参与社会、表达观点的人。“学生毕业后如果进入媒体行业,能够进行新闻评论的写作或制作,即使不从事新闻工作,也可以做一个有能力参与社会的称职公民。

涂光晋认为,今天的新闻评论不仅是新闻业务课程,更是媒介素养课程。在过去,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数量相当有限,获取的渠道也有限。而现在,对于言论的整合已成为评论的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既包括评论写作能力,也包括参与社会、影响社会的能力,不仅学会表达,更要善于理性思考和理性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训练学生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野。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浅层次的情感宣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任何网民都可以做到的。新闻评论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兼听则明,吸纳及批判性地选择和接受不同观点,又要能够将个人观点准确、理性地表达出来。”涂光晋说。(作者  吴佳坤)

原文链接:

[科技日报]马少华、涂光晋: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