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贾晋京:美国制造业五年内会“逆袭”中国吗?

21.04.2016  15:53

中美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全球智库最感兴趣的议题之一。近日,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称,预计未来五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届时中国将屈居第二。那么,德勤的预测是否拥有足够牢靠的依据?五年后中美制造业各自的发展趋势如何?对此,思客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贾晋京进行了独家专访,在这位智库专家眼中,美国制造业能够在五年内“逆袭”中国吗?

思客:中美制造业是否具有可比性,哪些维度是比较和参考的依据?

贾晋京:比较制造业的最主要指标一直是工业增加值。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的话,2004年时美国差不多是中国的两倍,2009年时中国超越美国,而到了2014年,中国则为美国的1.5倍。2015年的数据,中国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6.0%,美国的数据还没出来,但预计仅1%左右。也就是说,从工业增加值角度而言,中国正在不断拉大对美国的领先距离。

除了工业增加值外,其他常用指标有用于衡量创新能力的新增发明专利数量,用于衡量企业实力的各类排名等。从新增国际发明专利数量来看,中国从2011年起已连续五年排名世界第一,且领先幅度越来越大。企业排名种类繁多,其中最为综合性的应该是世界500强排名。虽然世界500强各类企业都有,但也不失为衡量工业的一个重要参考。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2015年中国上榜企业有106家,仅次于美国的128家,位居第二。同时,中国与美国的世界500强上榜公司数量差距继续缩小,2011年至2015年中美企业数量相差分别为64、53、37、28、22家。

总体而言,中国工业规模比美国规模更大、发展更快,专利技术更加势头更猛。在“企业vs.企业”层面对比的话,还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

思客:您是否认同德勤的预测?和中国相比,美国制造业具备哪些有利基础和条件?

贾晋京:德勤的报告原文长达92页,看似详细,但实际读下来,却不过是把带有偏见的主观研究方法包装在冗长的细节之中。所谓的“美国制造业竞争力5年后将超过中国”结论,出德勤的美国部门对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500多名CEO的主观印象调查。什么是他们所谓的“竞争力”呢?他们竟没有明确定义!从报告内容推断,他们是把新材料、物联网、智能制造这些制造业中的“新元素”作为“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了。

因此可以推断,报告的形成方法大约是:以制造业中的“新元素”为背景,让CEO们谈谈主观上觉得中美德日英法等国“哪家强”。由此形成的结论,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全球制造业的客观状况呢?无可否认,新材料、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要素,的确是制造业发展的革命性机遇。但它们毕竟不等于制造业整体啊!以这个结论作为对全球制造业整体形势判断的话,就好比中国古代寓言讲的盖楼“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

思客: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涨、经济放缓等制约性因素?

贾晋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制造业是有利因素,而非阻碍因素。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现在已整体上进入“中高端”水平,需要的是更多富有经验的劳动者,也就是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中国劳动人口年龄中位数,从改革开放初的29岁提高到目前的36岁,相当于年龄增加,但不太老的人口成为劳动主力军,是适应当前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工资上涨也是工业升级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也说明能够形成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至于经济增速放缓,应该放在全球化形势中去看。中国GDP占全球比重,从2014年的12.9%,增加到2015年的15.5%,是大幅度上升了。增长慢是全球性问题,中国增速全球前列,全球地位不断提升。

思客:您如何看待五年后中美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是否拥有独特的优势?

贾晋京:中国有独特优势,即产业体系完整。这个优势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它意味着,一个初创企业,在中国才更有可能“长大”。因为“长大”需要有各种不同环节参加到这个企业的价值链当中,产业体系完整才具有这么多环节。有一个例子可以鲜明地说明中美制造业的对比。2011年2月,奥巴马召集美国顶尖的企业家们共进晚餐,奥巴马问乔布斯,苹果手机能不能在美国制造?乔布斯回答说,一条生产线要8700多名工程师以及超过十万名工人,在美国光是招募到这么多人就需要9个月,而在中国只需要2周。这个例子说明,美国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支撑当代工业越来越细化的分工。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不可能用足够的工程师和资金投入到极其“烧钱”的智能化升级当中——升级一些工厂可以,升级整个工业体系则不可能。因此,五年后的局面一定是中国制造业拉大对美国的领先距离。

(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链接: [新华网]贾晋京:美国制造业五年内会“逆袭”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