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王文: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没有道理

17.03.2015  20:53

过去20年,每当中国经济部分指标数据下降,西方就会冒出一些唱衰中国发展的论调。现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降至中高速,“断挡失速”、“增长极限”等观点又渐渐流行起来。与过往揣测中国经济崩溃的说法不同的是,这一轮“唱衰中国论”与过去两年外需疲软、资源消费结构调整、楼市萎缩等因素产生共振,也引起了国内部分人的“焦虑”和呼应。因此,如何走出这些论调的逻辑误区,消除一些民众的心理误解,对国家长治久安、稳定民心士气就显得相当重要。

纠正对当下经济的三种误读

2014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7.4%,比上一年增速降了0.3%,为2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舆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首先源于这个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

事实上,中国7.4%的增速,比起日本(0%)、欧元区(0.9%)、美国(2.4%)的增速明显高一大截。而从基数变大的经济总量看,2014年7.4%增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2013年7.8%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相当。2014年经济增量则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可见,单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变化,容易产生误读,而类似逻辑也体现在其他几个经济解读细节中。

第一种误读,是把部分数据的增速下行误解为经济发展的全面低迷。一些声音常常罗列整体投资增速下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利润下滑、高档餐饮和奢侈品消费低迷等下行数据,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民间投资、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高涨、全年装备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增长强劲、数码信息产品消费和旅游活动等呈现良好迹象。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为提升,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此可见,看中国经济,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一叶遮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在于主动调整,积极推进结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新常态下的提质增效。目前的经济结构优化趋势是明显的。

第二种误读,是把可控的风险释放误解为系统性风险端倪。近年来,个别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重化工业中小企业困难,小额贷款公司破产,联保互保等金融产品违约现象频发,银行不良贷款率提升等现象,体现了新常态下去杠杆化、去产能化的艰难进程。这些风险释放整体是可控的,没有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反而呈现了经济向好的重构良效。当下,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市场舞台上的主角。2014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5.88%,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空间”现象蓬勃发展。市场反应是最好的经济晴雨表。旧的增长模式必将被摒弃,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注定是新常态的必由之路。这条路曲折却光明。

第三种误读,是把国际的通缩失衡误解为对外贸易极限。中国贸易增速的疲软,部分源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但主要还是源于全球尤其是欧美国家进口需求增长乏力,以及各国竞争性货币贬值,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化逆流。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2014年中国外贸仍保持稳健的增速,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巩固,尤其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创2008年以来新高。除此之外,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1400亿美元左右,高于利用外资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中国经济正在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引擎,成为全球自由贸易最大的践行者与支持者。

中国正在着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新常态下的转型,实质在于增长动力的切换,即不再依靠粗放式的资源耗费,而是向新一轮改革、创新、城镇化、开放与改善民生要新动力。

向改革要新动力。中国正在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来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2013年以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为主的金融改革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并提出加快财税改革的政策。2014年沪港通实施,民营银行试点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中国金融改革的力度有目共睹,这些金融改革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并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向创新要新动力。无论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要向中高端水平升级,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产业、个性化智能制造业、生物医疗及医药产业、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形态,正在迅速成长为引领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这些产业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为中国发展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创新型产业正在中国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动力。

向新一轮城镇化要新动力。以欧美国家约80%的平均城镇化率来看,中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10至15年内还将消化3至4亿人口。据测算,中国新型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能带来7万亿至8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将达40万亿元,这对于基础设施、就业、内需的拉动作用都将呈增长态势。加之现有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生态环保产业的崛起、中西部产业的纵深发展,我国只要保持社会稳定与政策持续性,未来5至8年内,中国经济总量有望再翻一番。可见,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还远未挖掘殆尽。

向开放要新动力。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由点到面,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创新开放模式,在上海自贸区成功试点之后,包括天津、广东、福建在内的第二批自贸区已经启动。“一带一路”战略也将带动中国及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和全面开放,并将拉动欧亚及全球经济增长。

向改善民生要新动力。我国的医疗、养老、住房、汽车、教育、保险等涉及民生的各个领域存在大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机会。不仅如此,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当中,需要切实改善民生的方面还很多,这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2015年全球利好消息明显:美国经济增长将使全球外需回暖,这大大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将有利于中国企业节约成本和消费者扩大消费支出。由此看,与其说中国经济出现增长极限的可能,不如说中国经济正处在经历转型阵痛后再次起飞的前夜,正在为更加扎实有力地实现经济长期稳定高质量增长进行修炼,未来的中国经济就像传说中的“凤凰涅槃”所描述的那样,将再度腾飞。

回归常识,更能破解“唱衰中国论

新常态使中国发展面临难得的转型机遇期。牢牢抓住这个重要转型机遇期,关键要在纷纷扰扰的复杂舆论氛围中,保持定力,全面认识国情、世情与民情。这就要求我们超越“数字教条主义”,用相对全面、均衡的经济数据透视与检查中国发展的健康状态;也要求我们摆脱“学术本本主义”,避免照本宣科、不假思索地传播一些片面观点;更要求我们警惕“舆论民粹主义”,不以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状态分析经济新常态。

分析中国经济,要分析数据,更要回归常识。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是看看2015年的春节假期,境内游、出境游的人数再创新高,街道商场、夜市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再比如,2015年1月中国进出口额在下降,但是天津、厦门、上海等港口却是一片繁荣景象,形势好不好,看看码头泊位停满的外贸船只就知道。这些都是凭肉眼就能看到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繁华。

环顾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大家希望买房、买车,要求治理空气与水污染,渴求舒适宜居的社区,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动力。

当然,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还很多。可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哪个时期中国的问题不多呢?哪个时期中国经济的挑战比现在少呢?中国的经济问题是成长的烦恼,是经济整体上行期“如何保持”的难题。而欧美的经济问题则是衰老的困惑,是经济下行期中“如何复苏”的问题。面对唱衰中国的声音,我们要有自信。

其实早在21世纪初,就有许多西方人说中国银行业已经技术性破产,中国经济硬着陆之说甚嚣尘上。但中国在进行稳健改革的过程中,经济不仅没有衰退,反而保持了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西方的唱衰论调不攻自破。稳步前行的中国,完全不必理会唱衰中国的种种论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只要我们稳住自己的脚步,修炼自己的内功,成长是必然的。让我们大踏步地向前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求是》2015年第六期)

原文链接: [求是]王文: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