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四十载 今朝首都气象新

15.11.2018  19:01

——改革开放40年北京气象事业发展掠影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北京市气象局恢复建制,踏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快速发展的征程。

40年间,首都气象事业紧跟时代快速发展步伐,气象现代化水平、服务能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升。

40年后,气象事业已成为首都发展乃至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探索首都特色气象改革之路

筑起事业发展精神高地

1978年,首都气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新世纪以来,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气象现代化,通过部市合作共谋发展。中国气象局以“同城待遇”强力支持首都气象事业发展,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气象现代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重点任务纳入各级政府折子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气象事业全方位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成效日益凸显,气象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2016年、2017年气象工作分别开始纳入北京市绩效考核和综治考核。

在40年的发展中,北京市气象局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出一条首都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为适应首都城市发展需求,1999年,中国气象局和市政府共同建设“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扩建为“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城市所),隶属北京市气象局,从此在全国开创了城市气象研究的先河。经过近2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北京城市所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气象学专业研究机构。北京城市所领衔的“城市对降水与雾霾影响观测试验(SURF)”研究进展登上了《美国气象协会公报》(BAMS)封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决策,面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新形势,国内首家区域环境气象研究机构——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应运而生,推动环境气象业务和科研发展,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改革深入,市-区两级气象部门发展不平衡的“二元结构”逐步破除;14个区气象局全部成立了党组,区气象部门工作重心逐渐从单一测报业务向测报、预报、预警、服务、社会管理综合业务转变,基层气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历经多轮升级改造,全市气象台站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已投入使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也即将竣工。

事业发展与坚持从严治党密不可分。北京市气象局党组带领全市气象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做好首都气象工作,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京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学祥说。在重大活动、汛期、重要天气和节假日等服务关键时刻,市、区局领导始终和一线人员一起,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万无一失殚精竭虑。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北京市气象局(机关)实现“全国文明单位”五连创。


精细化服务理念历久弥新

重大活动保障立“标杆

2018年2月,“北京冬奥8分钟”在平昌上演,冬奥进入北京周期。激动之余,北京气象工作者更在意的是“如何摸准‘老天爷’的脉搏”,规避不利气象风险,让气象为赛事助力。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气象服务早已开始提前备战。

而早在1990年北京市气象部门就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亚运会气象服务保障,此后,气象服务成为首都各项重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场华丽盛大的开幕式,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成为国人共同的骄傲回忆。为了这份精彩,北京市气象局提前7年筹备,在中国气象局和兄弟单位支持下,秉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加强观测、加密会商、准确预报、周到服务;并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成功进行了人工消雨,提供了“有特色、高水平”的气象服务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一项项重大国事外交活动彰显国力。

2014年APEC会议正值秋冬季节,保障期间对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的分析和预测是气象预报的焦点。根据北京市气象局“会议期间大气扩散条件持续不利”的预报结论,中央提前采取有力的应急措施,保证了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气象部门精准的预报和服务得到多方赞誉。

2017年5月中旬,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的天气受到格外关注,对气象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认真研判,气象部门提前一个月准确预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有利天气形势,以精细预报服务交出满意答卷。

2018年9月3日,在晴空万里的映衬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中非友谊的新篇章正徐徐展开。同一时间,北京市气象部门以优质服务,在峰会现场进行“实时”气象数据服务、“大后方”的滚动跟进预报、时刻待命的应急气象保障……倾力助燃中非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美好未来。

目前,年均为30余场重大活动提供高标准、有特色、精细化的服务保障,在北京市气象局已成常态化。在多次重大活动的锤炼下,北京市气象局建立完善大型活动部门协同、军地协作、区域联动气象服务机制。经过总结、提炼,《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指南-工作流程》行业标准出台,大型活动气象服务经验在气象部门内推广。

尽管硕果累累,首都气象人依然秉承精细化服务理念,完成每一次保障任务。目前,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筹备工作进入决战阶段,“当下,各项气象保障、研究开发任务正在强力推进,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迎接挑战、再创辉煌!”姚学祥说。


现代化征途激流勇进

核心业务对标首善标准

近年来,北京市气象局党组凝心聚力,带领干部职工,以气象现代化发展为抓手,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防灾减灾、城市运行等需求牵引下,在预报、预警、服务等核心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北京汛期降雨预报,太准了。”“‘7·16’‘7·24’暴雨过程,最后降雨时间、雨量、程度,跟预报完全一致。”《人民日报》在报道2018年防汛工作中,提到了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感叹。

”是近年来防汛部门和市民对北京预报的普遍反映。目前,北京地区24小时有无降雨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暴雨、雷电等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平均提前量超过30分钟。中长期预报预测业务更精细,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时效延长至30天。2018年中雨、暴雨预报准确率同比提高了5.2和2.7个百分点;雷电、暴雨预警提前量同比平均提前了16分钟和37分钟。

相较过去全市单一、粗略的降雨趋势预报,现在是精准预报,雨什么时候下,下多少毫米、下在什么地方,10分钟一个推送,一线防汛人员打开手机,随时都能看到。”姚学祥说。

在精准预报的基础上,精确的分区预警模式,也带来了首都防灾减灾格局的变化。

相较2001年“12·7”小雪引起全市路面冰冻交通瘫痪、2012年“7·21”暴雨造成重大灾害的过往,2013年起推行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分区预警模式和“三维三进”工作理念,让“一遇降雨全市 30 万人要上岗待命”的撒网式防范工作机制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精准化、集约化、针对性的应对机制。

2018年汛期降雨偏多,全市共发布市级预警47次,但分区预警高达1066次。在房山“8.11山体塌方”中,房山区气象台提前在事故发生前夜发布的雷电、暴雨气象预警和滚动的雨情信息,第一时间传递至一线防汛人员手中,拉紧了群防群治巡山的“链条”,最终在塌方前的10分钟,阻止了一场灾难。

北京市区两级预警发布机制的建立,促使气象信息从“消息树”逐渐转变为防灾减灾“指挥棒”。特别在汛期,市领导与气象部门24小时联动,充分利用视频系统,实时听取汇报,依据气象信息指挥调度防汛工作。

如今,气象预报预警与防汛、森林防火、雪天交通等指挥体系深度融合,成为首都30万防汛责任人、40万森林防火员以及数万扫雪铲冰应急人员上岗布防的“发令枪”。北京市气象局成为全市30多家政府指挥领导部门的成员单位。

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形成的同时,气象服务的领域也延伸到城市能源供应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并愈加精细。

公众气象服务越来越智慧,从生活气象服务指数到“互联网+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以及玉渊潭樱花、平谷桃花、香山红叶最佳赏花期及路线预报……贴近生活的气象服务,几乎囊括所有媒体传播形势,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气象影视节目连续两届在全国电视气象节目评比中拔得头筹,“气象北京”官微影响力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官方微信入驻“今日头条”荣获全国优秀政务新媒体民生飞跃奖。


织就全方位气象监测网

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

北京市气象局通过建立“密起来、动起来、立起来”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立体化、自动化监测网络,实现地面气象监测站乡镇全覆盖,气象监测车或便携式移动监测设备各区全覆盖,形成北京地区S、C、X波段以及移动雷达组网并互为备份的立体“天眼”监测网。

目前,北京市气象局通过共享华北区域分钟级气象观测信息,共享航天四院、中科院大气所等研究机构的边界层大气监测信息和水务、路政、交管等专业气象监测信息,持续开展大城市降水和雾-霾综合观测预报试验,北京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大气垂直探测系统已基本建成。2017年汛期后,北京气象部门在京冀交界地区增设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系统,进一步强化监测。

气象信息化进一步夯实了核心气象业务的基础。近年来,北京市气象局强化气象信息化顶层设计,整合业务、优化流程,在基础设施集约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平台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气象业务局域网络带宽全面升级,实现骨干万兆、桌面千兆、市区百兆的网络连接,气象信息传输与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建立虚拟化气象业务平台,新增高性能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新增100兆电信互联网带宽,完成区域数值预报产品向“数值预报公有云”的上传,模式产品共享至全国;

——优化自动站数据到达预报员桌面时效,数据时效提升至两分钟,缩短了4倍;

——通过构建分布式数据环境,实现了业务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环境;

——利用物联网等技术,联合市有关部门共同开发应急气象服务、“北京服务您”等服务系统,建立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统筹气象与交通、防汛等城市体征监测信息共享。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打造数值模式体系新格局

近年来,北京市气象局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为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聚焦0到12小时短临预报,加强模式研发,潜心攻关,成功构建了包含短时数值预报、临近数值预报、城市数值预报、客观预报集成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5大子系统的大北方区域数值模式家族——“睿图”预报系统。

在汛期预报和重大活动保障中,睿图反应迅速、预报精细,得到预报员一致好评。服务北京的同时,睿图已覆盖华北其他省市和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在多省智能网格预报系统构建和日常气象业务中发挥作用。

模式研究取得的成果,还广泛地应用在城市气候服务领域。北京城市气候创新团队将多尺度数值模拟与遥感反演、地理信息系统等和城市规划融合,成功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指标体系,助力“通风廊道”设计纳入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并推广应用于全国多地规划和气象部门。

科技协同管理、多元主体协同创新、集约配置创新要素、链条式研发、开放合作等一系列举措的扎实推进,促进了科技工作者更加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仅以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为例,申报数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增加,2018年达到66项。同时青年人才的基金申报数也不断增加。中长期出国深造、一对一导师培养、国际专家定向指导等方式也促进了科技人才的成长。北京市气象局多人荣获“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和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在全国气象部门人才评估中,连续四年位列综合第一。

开放共享的研发格局,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知名气象专家。目前,北京市局已与7个国家、两个地区广泛开展人才科技合作,建立深入、长期的国际合作。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UCAR)共建“城市气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加强双方在城市天气和气候、大气和陆面数据同化和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研发合作;与中科院大气所签署合作协议,在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数值模式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共建共赢。

40年峥嵘岁月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气象人将在服务首都市民福祉安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奋进、砥砺前行。(冯子晏 叶芳璐)

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如何?
气象部门第三方评估给出客观答案   10月11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前三季度北京市空气质量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市PM2.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