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下架 文化客追着淘

10.09.2015  12:47

  

      位于交道口东大街的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外表看上去朴实无华,低调自然,可其地下一层的“第二外借部”却是个令京城文化人趋之若鹜的宝库。只因一个缘由——这里有好多出版于二三十年前,且未曾再版的旧书。

  统计显示,全馆60万册藏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图书、画册等文献出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约三分之一出版于2000年至2010年。“旧书,只要还没翻烂,还能看,我们都尽量不下架,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馆长肖佐刚说。

  编剧陈宝光

  写《建国大业》旧书帮大忙

  电影《建国大业》编剧之一陈宝光,就从东图的旧书中获益匪浅。

  2009年初,因为写作《建国大业》剧本,陈宝光需要查阅大量老旧文献资料。“图书馆面积有限,大部分图书馆都会尽量把新书留在外面,把旧书收起来。或者旧书只可以看,不能借回家。可我恰恰需要把那些旧书带回家研究。”陈宝光说。找过很多地方之后,他的这个特殊需求终于在东图得到了满足。第一次去东图,他一口气借出了《中国历代军事名人》《解放军将领传》《不屈的共产党人》《中共党史人物传》《革命烈士传》等出版于1980年至1987年之间的书籍。

  “有些是我提前查好、按图索骥找到的。还有些书,来了以后才发现,如获至宝。”陈宝光记得,当自己穿行在一排排书架间寻找关于“建国大业”的资料时,一套三册的《毛泽东年谱》映入眼帘。“写剧本,当然要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这本书帮了我的大忙。”陈宝光记得,这本书被他几次续借,是写剧本期间使用率最高的参考资料。“后来把书还回去,就发现再也借不到了,可见需要这类书的朋友不少啊。”

  直到现在,陈宝光每个月都会去东图借书,关于贞观之治的,关于中国原子弹研制和发射的……类似这样的人文、历史类旧书依然是他的最爱。

  演员段奕宏

  图书馆是拍戏“给养后方”

  《游宦纪闻 旧闻证误》是一本出版于1981年的书,它由宋朝的张世南、李心所撰,讲述了宋朝的逸闻趣事、风土人情、文物鉴赏,以及考古、历法、术数、医药、园艺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驳杂。而这本书曾经的借阅者中,就有著名演员段奕宏。昨天,记者拨通了远在欧洲的段奕宏的电话,问及当时借这本书的原意,他也记不大清了。因为他是东图的常客,在那里借过太多书了。

  还在中戏上学的时候,段奕宏就去东图看书。毕业后,每每接到新戏,东图就成了他补充养料的大后方,“2008年拍《我的团长,我的团》、2010年拍《上海,上海》……拍这些年代戏之前我都会去那里借很多书。”为了能一次借到更多书,他有时还要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增大外借量,一次借出几十本书来。为了饰演《上海,上海》中的上海儒商刘恭正,他特地去东图借了关于这个人物的原型——上海大世界创始人黄楚九的传记。“黄楚九的传记,以及他同时代的那些上海大佬的传记,还有记载上世纪30年代上海风土人情的书……我借了很多。”段奕宏说,这些书对他塑造人物有极大帮助,“我始终认为,演戏演到最后演的是理性。你得先知,才能再去体验。而‘知’就建立在通过读书等途径获得的见地上。”

  其实,二三十年前出版的旧书,也改变了他的阅读习惯。“以前我自己买来的新书,看到中途总是折角,可图书馆里的那些旧书,散发着带有时间沉淀的味道,让我舍不得折,也舍不得随便往桌子上扣。”段奕宏说,因为这些旧书,他才有了使用书签的习惯。

  民俗专家王作楫

  民俗旧书作者写的是亲历

  除了文化名人,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读者也都喜欢借阅旧书。

  一位借过《古典医籍千字释》的老读者说:“现在很多健康保健类的书,对古医书胡解释。想学会中医知识还得自己看。”而这种出版年代早、比较偏门的工具书,在其他的图书馆还真不容易找到。

  《中国民间节日》《消逝的风俗》《风俗通义校注》等民俗类图书,近两年也非常受读者欢迎。“这是因为,出版年代早的民俗书籍,其作者一般也都是民俗的亲历者,所写所记更加详细和真实,也就更有价值。”民俗专家王作楫曾多次在东图办讲座,每每讲座结束之后,他也要在书库里走上一遭,不少好书他都曾推荐给过其他读者。

  还有些经常光顾东图“第二外借部”的老读者说,从前出版的书校勘严格,错字很少。“这一点,现在很多新书还真比不了。”一位老年读者悄悄地说。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