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打造农机化升级版重在补短板

21.01.2016  11:20

编者按:“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1月19日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打造中国农业机械化升级版。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农业机械化成为“十二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粮食产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面而迫切的现实需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很多,农机化装备、技术、政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矛盾日益突出,很多环节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深刻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深刻影响发展后劲。

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现代农业建设要求,着眼短板环节和薄弱区域,围绕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新理念,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创新 改善不全不优现状改变短缺落后状况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抓住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历史机遇,要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用力,研发制造和推广使用两个领域发力,力争尽快改变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全不优和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状况。

同时,围绕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农机化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创新,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题活力。

协调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提升滞后作业能力

会议指出,针对大田作物之间、各环节之间机械化机械化不协调问题,要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巩固提高粮食作物精量播种、联合收获作业效率,加快提升高效植保、集中烘干等滞后环节作业能力,科学确定棉花、甘蔗、花生、油菜机收等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另外,针对区域间、行业间机械化不协调问题,要下大力气抓好双季稻地区机械化育插秧、畜产品优势区饲草料生产机械化、丘陵山区特色作物采收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养殖机械化、设施农业自动化,研究强化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

绿色 淘汰极度老旧机械扩大可持续性应用

会议指出,要鼓励推广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动力装备,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收集、残膜回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节种节肥节药节水潜力,加快普及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保护性耕作技术。

开放 实现全程机械化引导支持农机对外合作

会议指出,要努力构建部门协作、造用配合、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加强机耕道、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条件建设,并加强与育种、土肥、农艺等科研推广机构紧密协作,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同时,要积极配合“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战略的实施,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与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共享 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便捷社会化服务

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推进服务方式多样化、扶持政策系列化、组织建设规范化。要强化农机合作社建设指导,引导其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湿度规模经营发展,帮助其他农户解决耕种困难,实现互利互赢。

同时,要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鼓励农机合作社向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发展,引导其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流转土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发展效益,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