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日报:市十二次党代会【对话党员代表】

23.06.2017  15:55

  王莉娜:“老代表”有了新收获

Δ党员代表王莉娜(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党员代表、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王莉娜,此次已是第二次参加市党代会。虽然是名“老代表”,但激动心情一点不减,新的收获一点不少。

  “这次报告内容精彩、语言淳朴,特别深入人心。”手捧此次党代会报告,王莉娜熟练地翻到了写有科技创新内容的页面,“特别是这部分内容,让我看了特别兴奋。”报告里指明,将积极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优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主力军作用。

  王莉娜在燕京啤酒工作已有20年左右,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尽力做好一件事:把关啤酒口感。燕京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啤酒生产企业,如何保持各企业产品风味质量一致性,是一项重要课题。王莉娜的工作,就是通过科学仪器和实验,分析啤酒的口感和啤酒香气的质量,啤酒中包含1000多种物质,王莉娜要把它们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比例范围内,才可以保证啤酒的质量和味道。

  工作期间,王莉娜始终进行着步骤繁琐的实验工作,陆续参与开发了啤酒色谱分析方法20多个,建立起啤酒花香气质量评价体系、啤酒风味质量评价体系、啤酒安全指标控制平台,为燕京产品安全的质量保证和科技实力的增强贡献了力量。近几年,她的研究领域又转向了啤酒的食品安全领域。她带领的实验研究室,是燕京啤酒集团的“智库”。他们研究出的新数据、新成果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生产过程的细微差别,会导致产品的味道和质量不同,而同一款啤酒出现这种状况,会影响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和形象。”她说,“因此,我时常感觉在科研工作中有些力不从心。”当在党代会报告中,看到将搭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内容时,她打心眼里高兴。作为企业中的科研技术人员,王莉娜觉得有了好政策的支持,以后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会不断提速,将给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龚双情:带领乡亲走好致富路

Δ党员代表龚双情(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这两天,党员代表、平谷区刘家店镇江米洞村村支书龚双情,几乎手不离报告,走到哪儿都带在身边,有空就翻开看看。

  在他手中的报告上,能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标注。“第一次作为党员代表来上会,得对得起大家的信任,首先就要把报告学好,借着党的好政策,带领村民们走好致富路。”

  龚双情虽是一名年轻人,党龄却不短。2007年,走进大学校门的他报名参军,服役期满后再次跨入大学校门,继续完成学业。从北京农学院园林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国企优厚的待遇,回到家乡当起了大学生村官。“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看着爸妈种桃,虽然辛苦收入却不高。当时我就想,回去后要帮百姓多增加点收入。”已有10多年党龄的他说。

  2013年4月,龚双情组织村民与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开展对接,一名大学生帮扶一户村民,十几户村民开起了微店,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龚双情整合10多户村民的资源,进行规模化管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老百姓自己种的桃实现精品化发展,增收达到了50%以上。2015年11月,刘家店镇新一届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年仅28岁的龚双情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去年5月,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又高票当选村主任。

  “江米洞是个仅有120口人的小村。”龚双情说,如今村里清除了建筑垃圾,改变了整体环境,打算发展农旅结合的新产业。“这次党代会报告里,专门说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他掰着指头向记者细说了自己的收获,“比如,报道提到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让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龚双情介绍说,江米洞村的水质好、空气好、环境优美,特别是用矿泉水“喂”出来的大桃,口感、色泽都优于其他地方。现在唯一发愁的,就是出行条件制约了村子的主导产业发展。“看到报告中明确了将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相信以后村里不仅道路会越来越宽,致富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广。”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