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一个审批印章 也能管好市场

14.05.2015  17:49

  原标题:一个审批印章 也能管好市场

  近日,我市部署纵深推进简政放权相关工作。针对简政放权的力度还不够大、清单设置科学度还不够高、部分权力事项法律依据还不够充分等突出问题,将进一步优化权力清单制度,把市级权力事项从4516项精简到2000项左右,加大向区放权力度。

  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着力进行简政放权的出发点,而行政审批的缩水幅度也成为一个关键指标,衡量着简政放权的成效。眼下,各个地方竞相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呈现出强劲的改革势头,但在简政放权走向纵深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放权,放了之后怎么办,这些不断升级的问题依然需要深入的思考与积极探索。

  从启动开始,简政放权经历了从注重减少审批数量迈入提高行政效能的提质增效阶段。对武汉而言,探索打造“行政审批3.0版”则是当前努力的新高度,意味着不再简单做减法。今年上半年,我市在东湖高新区和武汉开发区成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并逐步在全市推广;加快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一枚印章管审批,不同于集中办理模式,而是要彻底打破多部门、多层分头管理的局面。2012年,武汉市民之家落成投入使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了 “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审批的多重环节依然存在,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也许每个环节不那么拖拉缓慢了,但一趟手续下来,仍然是一摞让人眼花缭乱的印章,每个印章背后依然是一项权力在设卡。

  一个印章管审批,即只需一个环节就全部搞定的无障碍审批,可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除了少数特殊领域,审批最终只是一个程序上的步骤,不存在频频受阻的额外麻烦。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疑问是,长期以来对行政审批的依赖,其实是行政对市场不放心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在事前审批上迟迟不肯放手,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既有服务意识的缺位,也不乏部门利益的藩篱。如今只靠一个印章去监督市场,一些部门将失去相应的审批权力,事前审批也被登记所取代,这不仅是工作方式与流程上的大变化,也对过去的一整套行政逻辑提出了挑战。

  审批精简易过,让企业轻松上阵,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却不能松懈。减少审批,绝不是放任不管,事实上,简政放权根本上指向的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个印章管审批之后,是取消无谓的繁琐门槛,不向市场乱伸行政之手,审批权力的下放,不是一味“少管”甚至“不管”,而是管该管的,实际上对事后监管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高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秩序好不好不在于有几个审批印章,一个印章也可以管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