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巧妇”王玉真:以感恩之心干林业

12.04.2016  03:23

  

          要说做女人难,那么做干林业工作的女人更难,做女林业局长则难上加难。然而在遍布盐碱荒滩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却有一位能够迎难而上,遇难更强,以不畏难、不怕苦、勇创新、拼实干,在全省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的女林业局长––王玉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王玉真恰恰就是在缺少主力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创新运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造林绿化,通过20多年努力,将沉睡千年的盐碱滩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绿色长廊和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带领无棣县连年稳坐滨州市林业生产第一把交椅。
  
  咱干哪里哪里就是最好的,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初见王玉真,只见47岁的她个子不高,结实的身材,亮堂的嗓门加上热情的笑容,和记者的想象并无二致。只是为了迎接我们,她特意穿了一身正装,紫红色小西服搭配及膝长裙,打扮得颇为端庄,唯独脚上一双沾着泥土的运动鞋无声地暴露了主人日常的工作状态––在无棣基层一线工作21年,她这个在办公室坐不住的“女超人”,在泥泞的盐碱滩上,这样的鞋不知道踩烂了多少双?
  
  无棣县地处沿海,土地广袤,但有近百万亩都是盐碱荒滩,一般植物难以存活,在农林发展方面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因此土地改良、荒滩绿化,一直是无棣经济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结;让沉睡的荒滩为人所用,也一直是无棣人一个遥远的梦。
  
  对于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王玉真来说,克服困难,在盐碱荒滩上营造出一片绿洲,也是她参加工作以来最大的心愿。前些年,她在担任小泊头镇镇长之时,就曾带领全镇大战盐碱滩。她不顾风吹日晒雨淋,与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反复实验,终于总结出深翻晒土,筑垄抬田,大水压碱的有效方法,创造了连续4年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造林奇迹。
  
  担任林业局长后,王玉真希望将经验在全县推广,却发现并不容易。原来全县有些地方土壤盐碱化程度更高,如果增加排碱设施投资过大,一时间计划陷入僵局。
  
  也许是因为终年与大海为伴,王玉真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在她眼中,再大的困难只要用心也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虽然无棣自然条件差,经济也欠发达,但没钱也要干大事:“咱干哪里哪里就是最好的,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于是,王玉真一面带领技术人员研究降低造林成本,一面四处寻找高盐碱土壤适生树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调研了近百个树种之后,王玉真终于找到被她称为“宝贝”的树种––盐松。盐松生命力顽强,在盐碱地上不换土就能成活,而且能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度。
  
  有“宝贝”在手,王玉真心里有了底。她带领全局同志认真分析无棣县开发盐碱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建议县委、县政府将造林绿化的主战场转移到新海路以北的大片盐碱荒地上,创新机制动员企业、大户营造上万亩生态林场,提出了“向荒滩要地,让滩涂变绿”的口号,重点实施了生态林场建设、绿色通道精品绿化、盐松苗木基地建设三大工程。
  
  2012年春,生态林场工程开始全面建设,王玉真将办公室搬到了造林工程现场。
  
  正值春寒料峭,工程现场海风凛冽。无遮无拦的荒滩上,女同志更是不方便。工作一天下来,王玉真连口水也不敢多喝。但为了及时调度工程进展情况,解决技术难题,严把苗木、坑穴、栽植、浇水质量关,几个月的工程她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过程虽然艰辛,结果令人振奋:在她组织和带动下,各施工单位高标准施工,高质量栽植,超额完成了各项造林任务,实现了两季任务一季完成。
  
  逐渐成熟的土地改良技术加上耐盐碱树种的引进,大大推动了林业绿化进程。几年下来,王玉真带领无棣县的林业工作者完成了20多万亩盐碱地造林任务。昔日的盐碱荒滩今天已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无棣正成为人们更加宜居的家园。
  
  百姓相信咱,咱不能把老百姓往泥洼地里领
  
  无棣近几年连续开展的全县林业会战,取得了丰硕的绿色成果。然而现代林业发展与传统造林机制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显现,造林成本逐年提高和造林资金的捉襟见肘,成为制约全县林业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王玉真这个“巧妇”偏要“没米借米也要做出好饭来”。
  
  为此,王玉真多次召开局班子会议,研究造林绿化的新机制,提出了“让有钱人种树,让种树人发财”的理念,确定了“推进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改变造林主体,推进企业造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实施以短养长”的新思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新机制推动下,2012年以来的3年时间里,全县完成成片造林15万余亩、农田林网10余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2万亩,建成大型万亩生态林场2处,建设了3000亩的盐松育苗基地,并先后完成了205国道、新海路、疏港路及长深、荣乌、滨德三条高速公路等县内主干道路200余公里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市林业生产考核中,无棣县连续8年夺得全市第一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一等奖,县林业局也因成绩突出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以王玉真为主创造的造林新机制既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又实现了大地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得到国家、省林业部门主管领导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然而今天谈起这些辉煌的成绩,王玉真说起话来仍是那么朴实:“百姓相信咱,咱不能把老百姓把泥洼地里领。”她不仅要让盐碱地绿起来,更要让百姓富起来。她要带领祖祖辈辈在盐碱地上生活的乡亲们,靠植树造林过上好日子。
  
  在生态增绿的过程中,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实惠。
  
  小泊头镇郭马村土壤盐碱贫瘠,村民以前大多外出打工,大部分土地闲置成为撂荒地。王玉真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村里发展耐碱苗木种植产业,成立了林业生产合作社,流转了当地8个村共计7000多亩荒闲地,发展林木生产和林下养禽,让农民栽上树后短期内就能得到收益。
  
  以村民孙成群为例,他现在每年来自林业的分红有两万多块钱,再加上林下养殖一年还有五六万收入,而这在当地不过是一般水平。
  
  在王玉真的努力下,种树不仅让当地百姓致富,而且让林业旗舰企业成功从盐碱滩上扬帆起航。
  
  无棣中喜控股投资集团拥有6万亩盐碱荒滩,过去一度因为土地盐碱化程度极高无法种植任何经济作物,发展步履维艰。王玉真知道后,主动与公司对接,传授技术,帮助建成万亩林场。几年来,这家企业不仅培育出2000多万株耐盐碱树木,还使6万多亩盐碱地土壤得到改良,实现了高产出高收益,每年有400多万株苗木销往全国各地,带来2000余万元收入。2014年,这家企业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上市的林业企业。
  
  常怀感恩之心,奋斗永不停歇
  
  二十多年奋战在林业一线,无棣的荒滩一点点变绿了,王玉真的头发却开始发白。常年的奔波劳累使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疾病,但病情稍一好转,她就赶紧回到工作岗位,和大家讨论下一步工作。她最放心不下的,除了树木,还有乡亲。
  
  王玉真说,支撑她努力拼搏,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她心中的感恩。她感恩无棣的父老乡亲,是淳朴的他们教会她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她感恩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给予她无限的支持和帮助,激发了她无穷的智慧和勇气;她更感恩家庭,这么多年她埋头工作无暇顾及家庭,亏欠家人太多太多……
  
  山海古邑,绿色无棣。今天,无论漫步在无棣的碣石山、海丰塔,还是新区广场,看着宽阔的道路两边整齐的行道树、宽阔的绿化带,每到傍晚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优美的景色映照着人们快乐的笑脸,王玉真都感到无比幸福。她说看着绿色一天天扩展,她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她有信心把这片养育自己的盐碱地,变成宜人的绿水青山,更变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