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左旗:飞播洒绿490万亩荒漠

14.02.2017  16:33
  在通往阿拉善左旗道路两边的戈壁滩上,灌木丛虽已凋零,但一丛接着一丛的蔓延态势依稀可见春暖花开时的繁茂。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隔着公路遥遥相望,这些草丛和灌木俨然成为一道阻止沙漠前进的屏障,当地人称之为“飞播造林区”。
  这也是王晓东每日必来的地方。随手扶正倾斜的护栏、跟在岗的护林员聊聊天……从他参加工作至今,一直都在跟飞播打交道。作为阿拉善盟林业局治沙造林科科长,望着这片飞播造林区,不禁感叹道:“这么多年总算没白干,老乡们也不用被沙子追着跑了。”
  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平均不足100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多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阿拉善左旗特殊的生态环境。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人为活动加剧和过度放牧、樵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使阿拉善的沙漠化趋势逐年加重。这里一度被列为全国生态重灾区之一,虽然人工造林初见成效,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但沙漠治理的速度还是滞后于恶化扩张的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旗委政府启动了飞播造林实验项目。
  家住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的牧民那仁夫说:“八十年代我家周围颜色是以黄色为主的,到了九十年代黄沙逐渐淹没了我的羊圈、住房,牲口能吃到的草几乎没了,我离开了家乡外出打工。听说就在那一年夏天,飞机在我家的草场上撒播了种子,我5年后回来时,一切都变了,沙子不见了,到处是绿油油的花棒、沙蒿,太神奇了!”
  那一年是1984年,也是阿拉善盟尝试飞播造林的第一年。第一次飞播,当两架“运五-B型”飞机降落在巴彦浩特“赛马场”时,人们欢呼雀跃。但一道道难题却摆在大家面前:跑道凹凸不平、石子飞扬损伤螺旋桨怎么办?飞播什么种子?播种时间如何确定?飞机如何导航……数不清的难题,理不清的“乱麻”。
  于是,一年一年地飞,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解,从几亩几千亩到几万亩、几十万亩;从第一批幼苗破土而出到一片又一片的绿洲建立,令大家欢欣鼓舞。到1992年,经过兰州沙漠研究中心论证,得出“平缓沙地及低矮沙丘成功率较高,中高大沙丘不易成活”的科研报告,取得了令人兴奋的初步科研成果。通过8年的科学试验和探索,他们总结出适合飞播作业的最佳季节为当年6-9月,筛选出最适宜飞播的乡土树种为白沙蒿、沙拐枣、花棒,适宜的播种量为亩播量500克。
  1993年,这一科研成果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区不适宜飞播造林”的论断,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奇迹的创造需要付出对等的艰辛。“当时播区定位测量和播种导航是靠人工完成,精确度相对不高,外业工作强度大,通过采用燃烧废旧轮胎、镜子反光、摇旗等方法引导飞机播种,时常造成飞机偏离预期的航线,另外种子空中漂移难以落到预定地点。”对于飞播所遇到的难题,王晓东一口气能说出好多。
  之后,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强力推进,加速了飞播造林工程的持续发展,飞播面积逐年扩大。正如当地牧民那仁夫所说,飞播造林的成果有目共睹。如今,全旗飞播造林面积达到了490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了一条长350公里、宽3—20公里,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一条长110公里、宽3—10公里的两条蔚为壮观的生物治沙带,有效遏制了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扩张和“握手”之势,让世人观赏到了“绿色锁黄龙”的壮美景观。
  “肯定要继续飞播,跟黄沙扳手腕可不能掉以轻心。”王晓东拢拢衣领,继续往飞播区走去。(记者 施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