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明旅游工作阶段性成效:游客迈向文明出游新征程

04.02.2016  11:16
      以前,中国游客在境外旅行中的不文明行为屡见报端,使得中国形象大打折扣。如影随形的游客旅游陋习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一块“疤”。近年来,在中央文明委的统筹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文明旅游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加大治理力度,坚持境外游与境内游两手抓,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我国文明旅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们欣喜地看到,关于我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报道数量明显减少,无论是境外游,还是境内游,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都得到显著提升,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举止文明、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中国好游客”。
   文明引导深入人心
  日前,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向“2015中国好游客·中国好导游”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逐级推选出的1003名“好游客”和1643名“好导游”,树立了我国文明旅游的新风尚,是广大中国游客内心追寻的文明标杆。
  除了开展“中国好导游·中国好游客”推选征集活动,国家旅游局还开展了“文明旅游随手拍”“文明旅游背包行”等系列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也都纷纷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明旅游主题活动,吸引广大民众、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让人们在参与中了解文明旅游、认同文明旅游、践行文明旅游。
  在重庆,万名导游志愿者队伍、万名游客志愿者队伍和千名文明旅游观察员队伍,用自身行动示范引导文明旅游,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在深圳,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被纳入“志愿者之城”建设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全市的97个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点。
  外交部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在“海外安全提醒短信系统”中增加文明出境游提示,实现了包括南极在内的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全覆盖”。公安部在出入境办证大厅、机场出境口岸等场所摆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护照“卡套”。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化站车宣传,在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视频和主要客运车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引导人们文明乘车、文明出游。
   整治不文明成效显著
  2015年5月中旬,河南省旅游局就“十大最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组织开展了“万人大调查”活动,173215人接受调查,其中旅行时遇到过不文明行为的有158903人,占91.72%。“随手乱丢垃圾、废弃物”“肆意践踏花草、攀折花树”等是反映最集中的“十大最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近年来,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呼应、网上网下联动,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相结合,特别是在春节、“五一”、暑期、“十一”开展集中宣传,在宣传好游客、好导游、好领队和各地各部门新举措和特色活动的同时,对吃、住、行、游、购等环节中有悖公德、有伤风俗、有损形象的反面案例进行集中曝光,引导广大游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为整治不文明旅游行为,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监督,各有关部门分兵把好护照、组团、出境、交通、落地、行程等出境旅游关口,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中央台办、公安部、国务院港澳办等部门,把文明旅游教育引导作为办理出入境证照、出境审批以及公民通关的业务流程。国资委组织推动涉外央企,将文明出境纳入外派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行前培训教育体系。国家旅游局实施导游领队文明旅游培训计划,对8.5万名出境领队进行全员培训。民航局加大对“开应急舱门”“机闹”等行为的整治力度。
  各有关部门还充分发挥法治在解决不文明旅游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比如,重新修订和颁布《旅游法》,明确旅游者和导游领队文明旅游的法律要求;制定实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和民航旅客信用信息记录制度,连续公布四批游客不文明记录名单;指导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等行业组织健全完善行业规范,引导从业人员履职尽责。
  同时,推动文明旅游信用平台建设,探索将旅游企业、导游领队、游客的信用记录逐步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推进旅游行业文明创建,将文明旅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列入A级景区、星级饭店评选标准,用考评机制促进工作落实。(记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