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学会举办“乡村振兴与北京旅游发展”沙龙

14.12.2017  18:03

12月12日,“乡村振兴与北京旅游发展”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金龙建国温泉酒店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旅游学会秉承“服务首都旅游发展”的宗旨理念,聚合首都旅游界研究资源,研讨北京乡村休闲旅游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北京市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北京模式”。十九大之后,如何更好地理解十九大精神、贯彻十九大的指导思想来更好地实现北京乡村振兴,继而推动北京旅游发展成为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北京旅游学会携手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北京各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及乡村旅游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北京乡村旅游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北京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世界旅游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首经贸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蔡红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系主任方忠权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张玉钧,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等围绕沙龙主题,分别从“乡村振兴与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与旅游富民、乡村休闲品质提升、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开发的瓶颈、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创新、北京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趋势”六大乡村旅游发展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在阐述沙龙活动背景时谈到十年前的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的形成历史,北京乡村旅游历年发展的标准、产品、规划、策划及活动等存量及增量的变化,分析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北京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改进之处。他指出,乡村旅游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住宿及餐饮上,没有真正抓住乡村休闲的内涵。他鼓励在场专家及企业畅所欲言,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探讨北京乡村发展再次振兴之路,共同探讨新时代实施乡村投资战略如何同促进北京旅游发展结合起来。

安金明介绍,北京旅游学会于1980年12月21日成立,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记的社会团体,是北京旅游界人士的群众性学术组织。该学会以团结北京地区旅游系统各界人士和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遵循科学发展观、贯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针,积极探索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为首都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此前由北京旅游学会组织的沙龙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在历届的思想云集和时代创新中,给业界注入了智慧新力量,推动了相关业态的前进发展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沙龙活动形式新颖,专家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先由北京各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及该区乡村旅游企业代表,介绍所在区域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现状及难题,随后,专家学者分别针对现状难点把脉指导地区建设。 世界旅游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分别从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面临的八个问题、要掌握的四个要点、以及六个北京乡村旅游可借鉴的发展模式等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北京旅游发展”这一主题。他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发展要符合人性、对应人情,要在同质化里追求异质化,最终要以文化的竞争力来支撑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要奢华,要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北京市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使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旅游提供创业和就业机会,促进资金、物资、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促使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提高旅游人流分解、体验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旅游区域的均等化,进而减轻城区压力。

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张玉钧进行了“绿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发言,强调北京乡村旅游发展要逐渐完善生态保护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进步功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功能,并提出创建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基金、实施社区生态旅游培训、成立社区生态旅游合作组织、调整生态旅游收入分配、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建议。

此次沙龙活动,专家学者们智慧云集,围绕论点积极的探索和把脉,为北京乡村旅游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路径,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思路和参考,带有旅游业发展的普适性借鉴意义。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乡村的振兴等等都离不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与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业是实现地区脱贫致富、城乡一化建设和迈向幸福生活的可靠路径。对“乡村振兴与北京旅游发展”的探讨充分结合了十九大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思想理念,为首都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提供探索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同时,也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有力的前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