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19.05.2015 20:49
本文来源: 法院网
“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短短的十二个字,却字字重若千斤,道尽了“民”字的分量。法院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线,定纷止争是我们的职责,化解矛盾更是我们的使命,法庭内外,我们不仅要用心去工作,我们更要用心去倾听百姓的诉求,去解决群众的困难,走进百姓的心田,服务群众、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的诺言。
用真情打开群众心门的那把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是我们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家人家书家事家业”,更是说出了我们与信访人那丝丝相扣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信访群众放进我们心里,才能打动群众,才能真正地做好群众的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现,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地提高,对法院及法官的期望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对法律的理解的滞后。过高的期望值使得部分当事人在不能获得法律支持的时候,选择了信访这一形式来反映问题,来期待问题的解决。面对满怀不满的当事人,面对无穷无尽的指责和怀疑的眼神,我们更需要的是“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事情虽然微小,但是,我们的真心却会被当事人所感、所知,才能在聆听中打开当事人那把心锁,走进当事人的心中。
倾听是我们工作的指路明灯。法律是无情的,公平公正的维护正义,法官是铁面无私的,中立裁判、依法裁断,法官却也是博爱的,关心着群众的需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上。倾听,是我们每个法院人上的第一课,只有倾听才能了解诉求,只有用心去听,才能够找到我们工作的前行方向。信访工作更是要以爱去感化,以爱去聆听。还记的,就在前几天的接待中,一位当事人一进接待室就破口大骂,根本不听任何解释,这时接待大姐只是静静地放了一杯热茶在他的面前,认真地听着当事人的抱怨和指责,没过多久,当事人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开始将事情的始末向我们一一道来。一件小事,却让我深深感到倾听的重要性,只有“听”,才能够缓和矛盾,才能够了解问题,才能够找到行动的方向。
信访工作是我们化解矛盾的一环,只有将信访化解工作做好、做透,了解当事人的需求,了解当事人的困难,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听”。一个“听”字,没有几笔,但是,要想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用心去体会、去领会、去努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总关情。走百家,听民意,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群众的呼声,正是浓浓的情谊,它包含着无尽的祝愿与美好的期盼。从呼声中,找寻群众的需要,从呼声中,提升我们工作的质效,从呼声中,感受民心的可贵,从呼声中,寻找我们前行的方向,从呼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汪洋;民利如山,寸土垒积成巍峨。”群众的需求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想了解民心,必须知民情、解民意。作为新时代的法院工作者,我们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在秉公执法维护正义的同时,我们更要贴近百姓,了解百姓的需要,用好手中的权力,为民服务。
民心、民利——我们前行的方向,我们前进的动力! 责任编辑:梅玉兰
本文来源: 法院网
19.05.2015 20:49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 并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致信祝贺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