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举行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华短期交流项目开班仪式
12月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2016年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华短期交流项目开班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吕捷、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辉锋分别代表学校和学院致辞,表达对参与短期交流项目的8位巴基斯坦主流媒体记者和参与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长期项目的3位记者的欢迎。首场开讲的经济学院黄卫平教授、本次短期交流项目带队教师新闻学院贾文山教授出席仪式。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国际事务部主任钟新主持仪式。
作为本次短期项目的策划人和协调人,钟新教授首先依次介绍与会嘉宾,并感谢学校、学院、授课教授们对项目的大力支持,感谢工作团队老师和同学的辛苦付出。钟新教授将在场的11位记者介绍给大家,他们是:黎明电视台(Dawn TV)伊斯兰堡站首席记者撒那拉乎(Sanaullah),《黎明报》(Dawn)白沙瓦站资深记者祖非卡尔·阿力·涂瑞(Zulfiqar Ali Turi),《国民报》 (The Nation)记者费达·忽斯纳恩(Fida·Hussnain),《论坛快报》(Express Tribune)伊斯兰堡站资深记者卡姆然·约瑟夫(Kamran Yousaf),快捷新闻电视台(Express News)副执行制片人阿瓦斯·哈密德(Awais Hameed),《观察家报》(Observer)副主编奥马尔·马利克(Omar Malik),《今日巴基斯坦报》记者(Pakistan Today)约瑟夫·尼扎密(Yousaf Nizami),《每日时报》(Daily Times)记者撒比忽·乌尔·哈斯纳恩(Sabih ul Hasnain),《今日巴基斯坦报》(Pakistan Today)数字媒体专家 哈桑·艾尔沙德(Hassan Arshad),巴基斯坦独立新闻通讯社(Independent News Pakistan)记者乌马尔·哈亚特(Umar Hayat)和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Pakistan Television)制片人瓦卡斯·艾哈迈德·班加什(Waqas Ahmad Bangas)。
吕捷副处长先代表国际交流处向参与此次短期访华交流的记者朋友们致以问候。他介绍了人大的国际化建设并回顾了前两期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项目,肯定其在促进中巴两国媒体合作、增进中巴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方面的重要意义并预祝“巴铁兄弟”这十天的访问一切顺利,满载而归。
随后,张辉锋副书记致辞,他希望记者们在讲座、参访、文化体验中更多的了解中国,将来为中巴友谊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他还介绍了新闻学院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的情况,并表示新闻学院会继续支持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长期和短期交流项目的开展,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更大贡献。
黄卫平教授在致辞中说,他80年代在欧洲留学的时候班上有很多同学来自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中美建交史上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他很乐意跟来自巴基斯坦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交流中国经济的相关问题。
贾文山教授将担任短期交流项目讲座主持人和媒体参访带队老师。他表示,十分期待在未来10天里跟巴基斯坦记者们一起探索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走近中国主流媒体。
来自《今日巴基斯坦》(Pakistan Today)的数字媒体专家哈桑·艾尔沙德(Hassan Arshad)先生作为巴基斯坦青年记者长期访学项目的记者代表表达了对短期项目记者的欢迎。他向大家讲述了他在中国两个多月来的所见所感。“相信这次短期交流项目一定会十分有意义,”他说。
最后,钟新教授宣布开班仪式结束,衷心祝愿记者们在未来的10天里收获、开心。
仪式结束之后,双方交换礼物。新闻学院为记者们准备了精美的人大纪念品,而《观察家报》(Observer)副主编奥马尔·马利克(Omar Malik)将《观察家报》纪念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的特刊赠予新闻学院。
为加强中巴两国在新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中巴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于201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商议开展“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项目”。至今,为期9个月的长期项目已经开展第三期,而为期10天的短期项目则是第一期。首期短期项目邀请了8名来自7家巴基斯坦主流媒体的记者。他们将与参与长期项目的3位记者一道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展多类活动。包括聆听7次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一带一路”等诸多课题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访《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上海媒体集团等媒体;参观知名企业;观摩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游览故宫、长城、上海外滩等历史文化名胜;在老舍茶馆、国家大剧院欣赏国粹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