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丛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通讯员翟秀凤 记者杨舒) 26日,《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丛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主持。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方汉奇教授、前任会长赵玉明教授、名誉顾问卓南生教授,以及丛书主编之一乔云霞教授等在研讨会上先后发言。
方汉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新闻史中对新闻人物的研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一个缺口,相关研究只限于人物简介。而“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套书,已经不是简单的简介,是多角度的介绍、评价,人物相关的传记资料更加丰富,十卷之多,煌煌巨作,是新闻人物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成果”。
赵玉明教授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从最开始的“有史无人”,到后来的“有史有人,但比较简单”,再到现在的“有史有人,且充分详实”,相信未来的新闻人物研究一定能进一步发展。
日本龍谷大学名誉教授、新加坡旅华学者卓南生教授指出,新闻史研究要有根基,本套丛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时代背景,打好根基。
乔云霞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本丛书的编写情况。“丛书编纂过程中要求每一位纂稿人充分占有材料,力求对名记者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言必有征,不发空论。”全书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历史资料,经过汇理、补充、考证、研究,得以成书。
其他与会嘉宾围绕丛书出版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顾勇华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指出每年获得“长江新闻奖”的作品与记者不少,但现在要一个记者讲清楚什么是“长江精神”,他很可能做不到。然而这套丛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对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李杰琼发言说,这套十卷本的丛书有助于读者跨越历史,发现在万变中不变的是报人对于“中华民族将往何处去,应往何处去”的思虑,将历史教育、专业教育和国情教育有机结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