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心声 | 心中无限憧憬 但愿未来可期(三)

28.08.2018  22:31

本网讯 为期两天的迎新工作转眼间告一段落,来自五湖四海的新面孔们在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带领下,逐渐熟悉农大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面对全新的生活,他们满怀憧憬与信心——

  • 崔季萌:学己所爱,牢守初心

  • 喜欢生物,眷恋京城。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崔季萌就这样来到了农大理科实验班,攻读生命科学。

    校园环境挺好的,学哥学姐都非常热情,室友也挺靠谱。”她爽朗道。提起生物专业,崔季萌表示她也曾因生物系学生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犹豫过。“高中上生物课时就觉得生物很有意思,很神奇。不管怎么说,既然喜欢那就选择吧!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安排。”在被问及自己想深入研究的方向时,崔季萌思考了一会,认真回答:“想要研究基因方面。”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希望能在生物的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并在硕士或博士阶段出国深造。

    面对大学新鲜的生活,崔季萌跃跃欲试。高中时没能有机会参与社团实践活动令她感到十分遗憾,“希望在之后的日子里成为活动参与者的一员,拥有充实美好的四年。

  • 尼玛次仁:我来自农村,我了解农村

  •  

    尼玛次仁是一个来自西藏昌都的小伙子。

    西藏的交通不够方便,昌都没有火车,我要从昌都坐客车到成都,再坐火车到北京。”交通不便,他就只身一人坐了四天吱哟哟的火车,“北京跟我的家乡有很大的不同,我来到农大,心里惊奇、彷徨,还有一些紧张。”当被问及选择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的初衷时,尼玛次仁回答说:“我来自农村,我了解农村。‘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令我十分触动。我的家人朋友也都很理解和支持我。

    我希望能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开心过完每一天。”他一个人拎着行李箱,来到这个陌生也向往已久的城市。

  • 郭勃宏:新旅程,新期待

  • 作为“00后”大学生的一员,国际学院经济181班的新生郭勃宏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之前就在网上通过很多图片对农大有所了解,今天第一次来农大,感到校园真的挺大。另外,我对农大的食堂也早有耳闻,迫不及待想要去试一试了!” 

    郭勃宏毕业于衡水中学,小姑娘乐道,“我还挺适应在那里的学习生活的,虽然严格,但还是很丰富!”当被问到在高考后的暑假有为开学做什么准备时,“还真没有准备。”小姑娘耿直又略带害羞地笑着说。“有带几本课外书准备来学校看。”她补充道。

    谈到为什么选择农大,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女孩真诚地说,“农大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这个专业很适合我。”她腼腆一笑,“另外北京离河北近,妈妈也不太愿意我离家太远。

    对于大学中的许多社团和学校组织,小姑娘有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但都想多看一看。”说到对接下来大学四年的展望,小姑娘的回答显得沉稳又自信:“还是一步一步来,现在就是先适应这里的环境。”她的眼中,既有从容,又满怀期待。

  • 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得到实践与应用

  •  

    他夹在园艺学院排队的一大列女生当中,显得格外突出。

    他是今年果蔬采购学的研究生。跨专业考研的他度过了一段比别人更忙碌的日子。

    当提及为何选择这个专业时,他说:“因为以后想要从事相关的行业。我现在所学的这个专业更适合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去,我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得到实践与应用,在如今提倡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这个专业应该比传统种植业有更多可见的潜力。

    谈到自己对未来两年规划,他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了两个字――“减肥”。他说:“我希望能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同时不断减重,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巧合的分数让我如愿农大,希望能在农大的校园洒下我拼搏过的汗水。”(图片由受访新生本人提供 学生记者 杜寇 石岳骄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