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召开新常态下首都发展战略研讨发布会

26.05.2015  03:21

  “新常态下首都发展战略研讨暨《首都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于2015年5月22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北京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社科规划办、市社科联,以及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首都发展报告》(2015)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编著,是首部全面反映首都发展现状、规律与趋势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都发展规律及趋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旨在客观、全面、系统描述首都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制定新时期首都发展战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十三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撑。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对各位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指出首都发展的主题相当重要,是对新时期国家对于首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给出了积极回应。报告总体精炼概括,系统性较强,对当前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真切分析,报告给出的七大对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张庆玺主任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以及由李国平教授带领的首都发展院研究团队的工作,表示将继续积极支持这项研究工作。科学出版社副社长张小凌表示科学出版社将继续积极与首都发展研究院合作,进一步加强首都相关的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研究著作的出版发行工作。

  北大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首都发展报告》(2015)主编李国平教授系统介绍了本报告的编著过程和主要内容。《首都发展报告》(2015)分为总论篇、综合篇和专题篇。总论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首都发展的三大形势和四大问题,提出了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实施人口总量有序管理、推动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促进首都北京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七大策略。综合篇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等方面,对首都北京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专题篇由《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政策研究》和《资源和人口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两个专题构成,提出了首都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措施和资源、人口双约束下的细分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北京市委研究室副巡视员余钟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施祖麟、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张强等专家学者对《首都发展报告》(2015)的出版表示祝贺,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对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观点展开了讨论,并就新常态下首都发展战略以及《首都发展报告》(2016)的编著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建议《首都发展报告》参考世界银行年度报告的形式,以年度主题形式每年进行发布。

  北大社科部副部长耿琴表示首都发展研究院经历了16年的发展,《首都发展报告》(2015)的出版是以往首都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首都发展研究院应坚持为首都发展提供高端、学术且为决策服务的科研产品,努力打造成为为首都服务的新型智库。与会的北京市相关委办局领导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暨《首都发展报告》(2015)的发布表示祝贺,并表示将进一步支持首都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和智库建设。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首都发展面临三新:新形势、新挑战、新对策:

  三大新形势::(1)经济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进程将加快;(2)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将得到强化;(3)首都北京功能调整和布局优化将继续推进。

  四大新挑战:(1)经济发展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北京的GDP总量仅为纽约的35%,东京的30%,伦敦的40%左右;(2)科技创新资源潜力尚待进一步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均低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更不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1世纪初期,北京市的国际专利数量尚未达到纽约、伦敦、东京的1/10,科技论文发文数量较纽约、伦敦、东京少1万篇以上,另外,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偏低;(3)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拥挤、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公共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4)城市功能布局过密与过疏并存,北京城六区集中了全市70%的产值和就业岗位,2012年,北京城六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972人,是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的9倍和42倍,且北京市人口居住-就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错位,导致整体上人口居住-就业的不平衡。

  七大新对策:(1)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重点实现北京创造,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全面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建设高端人才集聚特区;(2)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确定北京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推进服务创新理念支撑科技创新枢纽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枢纽的城市文化氛围;(3)实施人口总量有序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人口规模调控,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建设高端人才集聚特区,合理引导人口地区分布,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扩展人口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奖惩政策,继续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污染治理制度;(5)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先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转移,打造承接人口和经济活动同步转移的郊区新城,深化多中心间的专业化分工和职能互补;(6)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科技创新的辐射能力,发挥总部经济的引领作用,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带动,增强临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合理转移,带动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提升;(7)坚持均衡发展理念,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促进首都北京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收入倍增,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首都发展进入后工业化发达经济时代: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95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1.5万美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6%,已进入后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从经济驱动方式来看,北京市201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达到68%,对GDP增长拉动率达到5.2%;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达到37.3%,对GDP增长拉动率达到2.9%,消费驱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发显著。从第三产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2009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68.25%,自主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创意文化产业、科技研发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国际经贸与投资来看,近年来的进出口贸易展现出趋于稳定的态势。从外商直接投资(FDI)来看,2013年年北京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达到85.24亿美元,尽管受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增速几乎为零,但是2010-2012年间增速有所回升,且北京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集中度继续保持提高的态势,就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投资领域来看,82.23%投入到第三产业,与北京总体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十分吻合。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现代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首都北京现代服务业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现代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2.77%,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9.02%,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也明显上升,2012年占GDP比重达到49.73%,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5.0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批发与零售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是北京明显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大于等于1.5),其中区位商最高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体现出北京在科技研发服务以及信息产业方面的突出优势。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了三大特点:已经发展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国际世界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六大趋势:首都现代服务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部分,现代服务贸易将得到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加速产业融合进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

  为推进北京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缓解北京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破解“大城市病”问题,北京市对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进行了多次审慎的调整。当前北京的空间发展格局以“两轴-两带-多中心”为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势,并且基本态势保持良好。“报告”分别分析了首都经济空间总体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发展布局,人口、资源和环境空间发展布局。首都产业布局已摆脱由制造业主导的空间格局,服务业布局的发展将更大程度的影响北京的经济空间格局,经济空间构架仍然表现为以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渐次递减的态势,战略新兴产业的制造环节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尤其是海淀区和朝阳区,需要逐步转移出去,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以及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职能以及城市功能拓展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功能腾挪空间。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社会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仍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与此相比,郊区的公共服务配置明显不足,造成郊区的产业集聚能力不强。为缓解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中造成的当前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和城市运行的压力,北京未来应合理有序地疏解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协调好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功能关系,促进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的形成,以此缓解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带动郊区的整体发展。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北京进入到后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创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新定位,也为新时期科技北京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保持城市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得城市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创新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也是目前解决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的解决的根本之道。“报告”指出首都北京应紧密对接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建设,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节点,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实施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产出、节点的辐射带动以及创新机制建设,最终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首都创新链的统领区、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把首都北京建设成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报告”提出了首都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建设框架,即搭建一个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统筹决策平台;做强壮大产、学(研)两类科技创新主体;贯通创新链发现、发明、发展三大主要环节;优化政策、知识产权、政府服务以及创新文化四类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投入、资源共享、人才吸引、技术转移以及考核评估五大科技创新机制。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破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制约的有效途径:

  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持续增大与北京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低碳发展要求相距甚远。这一形势在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报告”剖析了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尤其是人口、资源、环境多重约束下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约束下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向,即巨大的人口压力将促进城市产业向人口依赖度低,附加值高的高端产业调整;水资源的短缺和资源的外向依赖度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促进城市产业向低水耗、低能耗的绿色产业发展,同时将促进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及环境改善、人口调控和结构优化能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从人口规模、就业人口规模与结构来看,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共2114.8万人,比上年增长45.5万,增长率为2.2%。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4年的38.0%,外来人口增长已经成为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外来就业人口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000年时北京市就业人口规模为691.3万人,到2012年时已增长为1107.3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4.6%,远高于常住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因此,通过以业控人来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是一种可以预期的有效手段,应当优先发展就业弹性小、从业人员素质高的行业,即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合理发展现代制造业,严格管控低端服务业,适度发展都市型农业。从水土资源供需来看,与全国水平相比,2012年北京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2012年人均水资源量为193.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1左右。尽管近年北京的用水效率逐年提高,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对于土地、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大,供需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从能源消费分行业来看,2012年,北京市三次产业及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结构为1:34:45:20,相比1993年的4:66:17:13,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出现下降,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所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产业。目前,虽然北京单位GDP能耗为全国最低,但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2011年北京单位能耗相当于美国的1.3倍、法国的2.2倍、德国的2.3倍、英国和日本的2.4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报告”指出首都北京面临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能源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生活消费能源比重增长加快等问题,应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工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降低发展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应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人口总量有序管理:

  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共2114.8万人,比上年增长45.5万,增长率为2.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152.9万。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4年的38.0%,外来人口增长已经成为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分布空间上,北京市人口地区分布呈现出靠近城市中心人口密集,远离城市中心人口稀疏,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特点。其中,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集中了全市79.46%的人口。随着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首都人口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因此,首都人口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北京市功能定位的目标,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以区域承载力和人口预警指标为标准,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政府和市场多层次的调控途径,设计分阶段的首都人口调控政策,通过“以业控人”“管理调控”等方式和手段调控人口规模,并处理好“总量规模”与“结构分布”的关系、“疏解”与“吸引”的关系,“无序”与“有序”的关系,“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区外”与“区内”的关系’。首都应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人口总量有序管理;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建设高端人才集聚特区;合理引导人口地区分布,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扩展人口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

  《首都发展报告》(2015)指出——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对于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绝对差距由2001年的8494.5元上升到2013年的26937元,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因而需推进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农民创业的体制环境和金融体系,为农民提升收入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切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北京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应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首先,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上学与教育问题,优化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其次,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医疗队伍的建设,推进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县的扩展,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城乡全覆盖,到2030年,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家庭医生、山区巡诊等医疗服务模式得到全面展开;再次,促进城乡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将农村中的三次产业的劳动者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建立统一的国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后,强化城乡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保障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