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纪实】同舟共济 新区崛起 ——专访校长助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李新军
17.01.2015 02:53
本文来源: 化工大学
校长助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李新军 记者: 李老师,您好,一直以来,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倍受全体师生员工期待和关注,您能先给我们讲述下新校区建设的背景吗? 李: 众所周知,北京化工大学现在由三个校区组成,但占地面积仅800多亩,用房面积30多万平米,科研用房只有4.6万平米。显而易见,捉襟见肘的用房面积与学校长远发展存在突出矛盾。从2003年开始,学校在通州、大兴、顺义、房山、平谷等区县进行新校区选址。综合交通、环境等因素,历时八年为新校区找地,终于在2010年取得突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市政府批准学校在昌平区征地1900余亩建设新校区。地点位于昌平区南口镇东北部的马鞍山地区,其中包括北京军区坦克六师原训练场1130亩,南口镇四个村的集体土地787亩,南口园林绿化处国有用地25亩,昌平区市政道路用地22亩。总之,万事开头难,起步过程漫长而艰难,八年坎坷之路中,化大校友和各级领导齐心协力,终于拿下了新校区建设的第一战!
校领导视察新校区建设 记者: 征得土地后的校区规划工作是如何实施? 李: 新校区在选址过程中,学校就在考虑如何规划。2013年初取得选址意见书后,历时一年时间,学校完成了新校区总体规划的征集及审批工作。最初,有35家国内外设计院报名,通过资格预审确定了6家设计院正式提交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三个优秀方案,面向全体师生公开征求意见,由全校师生投票选取,超过半数人选取了美国NBBJ公司和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的设计方案。最终,学校确定该联合体的设计方案为中选方案,并综合了其他方案的优点,对中选方案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新校区总体规划,上报教育部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14年10月和12月分别取得了教育部和市规委的批复。
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现场 记者: 的确,在东区红房子投票的场景师生们还记忆犹新,当时投票者都在揣摩每个方案的理念,那新校区规划方案的理念是什么? 李: 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者是位美国设计师,他的创意来自母校之光雕塑。设计之初,他在校园里待了一周多时间来寻找灵感和创意。看到母校之光后,他灵感突发,决定用它的轮廓来规划新校区,并根据新校区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长约860米的地形特点,提出了“一片院子、两个园子、三个廊子”的概念。
校园总体规划鸟瞰图 总体规划贯彻的主要思路比较明确,就是打造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建筑高雅、低碳节能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具体来说:第一,它是交流共享的校园,校区采用组团式结构,学院、实验楼、教学楼等形成不同小组团,房屋大多也使用围合式建筑;第二,它具有特色人文效应,突出学校、学科特点,让校园更加有特色;第三,注重绿色生态,新校区地势北高南低,落差中通过植被生态景观多样性,把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体现绿色生态校园的理念;第四,注重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既节约用地,也注重节能,比如专门委托设计院做能源规划和绿色校园规划,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零排放,教学楼的采暖和制冷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图书馆空调设备的冷却塔也是利用西侧人工湖的湖水来进行降温。 记者: 这个湖现在有名称么? 李: 为了体现化大人自己命名化大新家园的理念,湖的名称以及主要景观和建筑的名称都将通过征集的方式确定,相信化大人的智慧火花会产生许多好听并易于流传的美名,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多为新校区建设献计献策。
校门方案征集项目现场踏勘 记者: 所有化大人都乐于参与其中。请问,现在新校区的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李: 2014年6月12日,新校区正式奠基,随后雨水、污水、给水、电力、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从8月份开始施工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了今年的建设计划。新校区总体上是一次规划,分三期建设,每期30万平方米左右。一期建设10个单体项目共34万平方米,计划于2015年陆续开工建设,2016年年底基本竣工,2017年上半年进行设备家具安装及环境绿化,2017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先有三个年级本科生12000人入住。
施工现场图 记者: 相信所有化大人都会喜欢新校区,不过刚才您说,今年八月份动工,那为什么动工的时间这么晚呢? 李: 所有人都想尽早动工,尽快完成,但是,这个浩大工程面临了许多困难,导致开工日期延后。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征地。北京市寸土寸金,虽然市政府已同意将该土地用于我校新校区建设,但土地的实际权利人并不情愿将土地转让给学校,双方只能协商。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先后协商谈判六十多轮,才达成土地补偿协议。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工作,牵扯到多方利益,农转非更是个棘手问题。新校区征收农村集体土地787亩,涉及四个自然村,需要将341人进行农转非。其中人员产生、政策制定、经济补偿等问题是焦点所在,成为制约新校区建设的重大瓶颈。时至今日,虽然已取得突破,但手续仍在办理中。
奠基仪式 记者: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交通问题,因为相隔较远,学校是如何解决校区间的沟通交流? 李: 新校区建成后,各年级几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会集中在此。总体看来,新校区交通较为便利。学校附近有两条高速公路,也有快轨和公交,距离地铁昌平线终点站只有三公里,学校会安排摆渡车,最大程度上为师生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记者: 学校各方面考虑的确很周到,李老师,您能介绍下新校区建设的团队情况么? 李: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现有30多人,其中包括从校内各部门抽调的9名优秀同志和20多名外聘的专业工程师,他们互有优势,既保证工作接地气,也保证工作高质量完成。六大部门分工明确,前期部负责办理各种手续,技术部负责规划、设计工作,预算部负责工程的概算、预算,工程部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综合部全面推动、协调和管理,招标办负责整体项目招标及采购工作。内部管理理念倡导事业聚人,事业凝心,奖罚分明,勤恳务实,力求让所有工作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办公场景 记者: 那团队成员是怎样的工作状态呢? 李: 提到这里,我首先要向为新校区建设辛勤付出的各位同志致敬。对于同志们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早上七点多基本就到办公室,下午下班一般都在六点以后,加班到九、十点钟也很经常。每个部门都很辛苦,比如,工程部的同志要长期驻守在施工现场,他们在村子里租房办公,冬天没有暖气,半年多来基本没有休假,只是在APEC会议放假期间轮流回家待了几天,便继续工作。前期部跑手续和征地的同志也一直奔波,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一段时间,他们白天在政府部门跑,晚上和周末加班准备材料,非常辛苦。就在刚才,招标办选树苗的同志发来图片,说150多棵树苗已经连夜选好,准备起苗移栽。这些都是工作人员的生活缩影,可以说忙碌,但非常欣慰。能够投身新校区建设的事业中,是所有同志一生难得的机遇和荣誉,也是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
校园局部景观效果图 记者: 谢谢学校所有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汗水,相信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之时,树下纳凉的师生定会感恩栽树之人! 李: 作为老化大人,来建设新的校区,所有人都像在建设自己的家一样。新校区建设是北京化工大学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机遇,多少年来,办学空间不足一直制约着化大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我校迈向国际化大舞台的羁绊。相信,新校区建成后,北京化工大学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创新的科研优势,必将使学校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因此,这份信念一直激励着所有为之付出而奋斗的人,也希望师生们多加关注和献计献策,共同创造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记者: 再次感谢李老师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同时感谢为新校区建设鞠躬尽瘁付出的全体成员。祝愿新校区建设一切顺利! 同舟共济征远途,新区崛起耸云天。化大人齐心协力,为学校发展兢业奉献,必将书写母校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我们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共同谱写北京化工大学发展的新篇章!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网址链接: http://xxq.buct.edu.cn/ )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团委 |
本文来源: 化工大学
17.01.2015 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