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人”曹军的社保卡烦恼

01.04.2015  17:32

 

  68岁的曹军(化名)在回龙观的一家药店买了治胃病的药,这是他在回龙观6年里经常光临的药店。作为北京知青,他人生有40年都在内蒙古的突泉县度过。

  在曹军的户口回到北京前,一双儿女的户口早已从突泉县迁回北京。2009年,曹军从一名内蒙古退休教师又做回了北京人。

  回城之后,曹军却面临了最让他头疼的事情,他的医疗保险却只能留在当地。更便利的异地使用社保卡,与曹军一样的老人都在期盼。

  40年后重新成为北京人

  回龙观的一栋居民楼里,满头白发的曹军斜靠在沙发上,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只有老两口。除了电视的声响,再无其他响动。

  曹军一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能不变吗?在内蒙古待了40年,生活和之前在北京完全不同了。

  1968年,21岁的曹军从北京下乡到了内蒙古突泉县。“坐着大卡车,戴着大红花,大家都觉得很光荣。没想到大卡车载着我驶向人生的另一条路。

  到了突泉县后,曹军感受到了与北京生活的天壤之别。“那个时间段,整个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为了响应号召,作为当年高三的毕业生,我到农村下乡开始了知青生活。”曹军对当年的生活仍旧历历在目,到了夜晚便是漆黑一片,只有机关和医院有柴油发电机,其余的地方都没有电。

  曹军也没想到,这一待便是40年。“中间很多同学都返城了,我在当地结婚,后来有了孩子,就留在了当地。”曹军说,他在当地最好的中学当了一名数学教师,最初教学对象是初中生,后来也开始教高中的课程。

  曹军的儿子在1989年将户口从内蒙古迁回北京,因为在北京已无房产,儿子的户口只能落到亲戚家中,“当时有一个政策,知青的孩子可以有一个名额把户口返城。”1998年,子女返城的政策又有所变动,不再限制一家只有一个子女返城。为了能让女儿的户口迁到北京,“后来我心一横,就提前申请从县中学退休,怕耽误了孩子。

  儿女的户口都如愿回到北京,曹军仍旧住在内蒙古,在过年时会和老伴儿来北京一起过年。“孩子当时在北京也没什么基础,没有房子,我的户口就是迁回来也没有地方落,也影响孩子们干工作。”直到2009年,在内蒙古生活了40年的曹军,将户口迁到了孩子名下的房产,回到了孩子身边,又重新做回了北京人。

  7000多元躺社保卡中不能用

  一个文件袋中,装着曹军的户口簿、粮本、医疗手册、社保卡、知青证明……在办理户口回城时,档案袋中的证件都被送到了相关部门。“户口回城还挺快的,两三个月就办好了,去办身份证、户口簿,老伴儿的户口也随着一起迁到了北京。

  北京的变化让曹军有些陌生,不再是他之前居住的四合院,而是遍地高楼。他也从恭王府附近一条胡同的平房中,搬到了回龙观的楼房中。“以前离开家时住的都是四合院,一出门邻里邻居都很熟,现在都住高楼大厦了,谁都不认识谁。

  回城的喜悦之后,医疗保险的问题让曹军开始头疼。在内蒙古突泉县当地,曹军有一张社保卡,每月定期会有一笔钱打入社保卡,可以用于在当地的定点药店买药。回到北京,这张卡变成了废卡。回龙观周围的药店,曹军都很熟悉,他时常会拎着几包药回家,“大病倒也没有,但是一些老年人的慢性病,都需要平时吃点药顶一顶。”而这些钱都需要他额外支出,“在内蒙古退休的钱肯定没有北京高,退休金的一部分都花在药店上了。

  几年前,曹军回过一次生活了40年的突泉县,在与老友相聚之余,去药店买药则成了他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共花了近两千元,把能想到的药都买了个遍,“但是这样突击买药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这些钱就是躺在社保卡中不动,而我在北京得花退休金买药。

  算了算,曹军社保卡中的余额有7000多元没有使用。“我们这代人在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自然灾害,然后又去下乡,条件很不好。许多疾病隐患都开始在这个年纪找上来了,药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个东西。”曹军揉了揉眼睛说,退休金通过银行转账比较方便,可以异地支取,而社保卡无法异地使用,着实不便。

  “一老一小”主要管大病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一老一小”医保政策中包含在外省区市办理退休、户籍迁回北京但在当地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员,如部分在当地无医疗保障的老知青,允许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曹军返京后办理参保了“一老一小”,每年缴纳保险费,享受一定额度的医疗报销。“去年开始每年缴纳的钱涨了几十块。每年医药费超过650元之后的部分,可以报销50%,上限是2000元。”在曹军看来,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负担,但是远水仍旧解不了近渴,“这个保险主要是对大病的,是大病医疗保险。

  在曹军的同学中,知青中较早回城的一部分人进入事业单位、企业等,养老和医疗等手续都已经落在北京。“像我这样退休后回京居住的知青,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和不方便的地方了。退休金低的人,如果有生活的负担,就面临着小病不看然后积累成大病的风险。

  期待2016年社保卡能异地用

  “毕竟年龄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曹军也开始询问一旦出现大病该怎么办,“在北京如果有大病住院,要先告知参加医保所在地,自己先垫付所有的医疗费用,之后再回当地报销,这肯定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要垫付大笔的钱。

  去年年底的一则新闻,让曹军开始对医保问题有了新的期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计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备受老百姓关注的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做出了实质性推动。意见明确:2016年将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其中主要针对大约200万的返城知青、支内、支边人员。中国劳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梁智认为,这部分人普遍年龄大,已经进入老年生活。而他们面临医疗负担重,很少返回社保所在地。异地报销则面临着返回当地和治疗中的垫付问题,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对于能够解决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也很急迫。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需要分层次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将来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在曹军看来是一个进步,他同样期待社保卡能够在北京使用。

  本报记者 赵喜斌 J209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