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参保者年内领北京通

04.06.2015  11:26

  本报记者 方芳

  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卡、银医卡、社保卡,到有的医院看病还必须办一张这家医院的就诊卡,如今患者看病,常常被各种跟就诊相关的卡搞得晕头转向。昨天,市卫计委在人口健康信息会工作会上透露,本市将逐步多卡合并,最终统一为一张北京通卡。年内先启动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卡、北京通的三卡融合,北京通卡先发放给270万新农合参保人员。

  北京通将取代其他健康卡

  北京通并不单单是一张就医卡,代替就诊卡或社保卡只是它多项功能中的一项。能实现一卡多用的“北京通”将接入健康、金融、交通、养老、教育等功能,意味着此卡未来可能替代市政“一卡通”、社保卡等。

  据《北京市社会服务一卡通(北京通)卡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显示,“北京通”卡分为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和北京通(临时卡)三类。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年内将全力进行“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北京通”的三卡融合工作。未来,居民健康卡将并入北京通(基本卡),目前居民健康卡已经在通州等区县发放了40万张,持卡居民可以在本区域内实现一卡就医。另外今年北京通(基本卡)还将发放给新农合参保人员,使他们实现持卡就医。

  而京医通卡目前主要服务外地患者,办一张卡就可以在北京多家医院实现挂号、就诊和缴费。今后京医通卡将并入北京通(临时卡)。北京通(临时卡)包括交通应用、医疗应用等。

  未来,北京社保卡将并入北京通(社保卡)。

  北京通的医疗应用能够存储居民基本信息、在医院就诊的部分就诊记录,还具有普通银行卡的金融功能,能够实现费用结算。

  一孩生育服务证可上网办

  为了简化生育服务流程,今年,本市将实现本市户籍夫妇一孩生育服务证网上登记,逐步实现二孩生育服务证网上办理。这意味着,办理一孩的生育服务证,市民将无须再携带材料前往街道。

  目前,夫妻双方均为本市户口的,在办理准生证时需要准备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先后前往女方工作单位或档案所在人才中心、男方档案所在地或人才中心或户籍街道办,再前往女方户籍所在乡人民政府、街道办理审核盖章,才能完成生育服务证的办理,领取母婴健康手册。新政实行后,办证流程将更为便捷,比如婚姻证明,卫生计生部门通过与民政部门联网就可获取,无须市民再提交纸质证明。

  本市户籍的夫妇在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后,经过一定时间审核材料,即可办理生育服务证。北京目前对于生育实行的并不是“审批制”,而是在备案登记后为市民发放生育服务证。网上登记之后,生育服务证究竟如何下发,依然有待研究。由于生育证涉及落户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和公安部门进一步沟通。

  电子病历30家大医院互通

  居民电子病历今年年内实现30家三级医院与5个区县的互联互通,互通信息包括辖区内的全员人口、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三大类数据库。

  也就是说,居民如果曾经在这5个区县的区属医疗机构有过就诊经历,再去这30家大医院中的任何一家医院,其电子病历、检查结果,都能在医生电脑上随时调出。这5个区县包括延庆、密云、顺义、海淀和西城,30家大医院包括22家市属医院、3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家部属医院。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北京已实现了大医院诊断结果的互认;在多个区县内部,也各自建设了共享平台,但依然没有打通。今年,患者在试点大医院、区县医院就诊时,化验、影像、就诊等信息均将实现共享。

  而电子病历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共享有望在3至5年内实现。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