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缩微已抢救15万种珍贵典籍
文献缩微,是一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专业术语。用通俗的话说,这是一种保存文献的特殊方式,即将普通纸质文献拍摄在缩微胶片上,制成缩微文献,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地保留文件原貌,而且还可以将文献的保存期限延长到500年以上。昨天,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首次联合办展,向市民揭开文献缩微的神秘面纱。
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和25个省市的图书馆都在采用这种方式抢救珍贵文献。据统计,这些机构拍摄的珍贵典籍有近15万种,共计6700余万拍,所有拍摄缩微文献的长度累计近3400公里,甚至超出了从北京到泰国曼谷的直线距离。
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1日,观众可持身份证免费到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
中医古籍最早享受缩微待遇
半人高的支架上伸出两支“手臂”,环抱着一个摆放文献的桌面和一个拍摄镜头。在此次展览上亮相的这台设备,就是文献缩微摄影机。这项技术诞生已有100多年,可它的样子并没有太大变化。
展览现场最古老的一台缩微摄影机,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这台设备是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从美国柯达公司那里购买来的。但是,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拥有了一台这样的设备。那是在1936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在中国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各设一台文献缩微摄影机。
按照当年中美双方达成的合作,放在美国的摄影机主要用来拍摄最新科技资料,而中国的这台设备则用来拍摄中文古籍,双方再互换胶片。为了护送这套设备,美方特地派海军陆战队将其运至天津,后转送到北京。由于当时战事紧张,这台机器被放在北京协和医院里,用来拍摄中医古籍。
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入侵北平,将这台文献缩微摄影机掳走。
改革开放后加紧抢救老报纸
新中国采用文献缩微抢救性保存珍贵典籍,还要感谢国家图书馆的老馆长任继愈先生。
改革开放后,任继愈于1982年赴山东曲阜孔府时发现,这里的很多珍贵古籍已发霉、长毛,难以翻阅。他立刻着手调研,发现古籍情况还算好的,全国各大图书馆中的老报纸境遇更糟些。于是任继愈向中央汇报了此事。很快,文化部、财政部、化工部等部门协同作战,在我国设立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确定下来的首批对象就是老报纸。“报纸的缩微比例是19:1,摄影机就固定在这个比例上,操作员则要根据报纸的品相掌握曝光时间,确保拍到最佳清晰度。”国图缩微文献部的老员工们回忆说。
如今,在长长的抢救性缩微拍摄名单中,可以看到1861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最早商业性报纸《上海新报》,181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中文宗教性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33年出版的中国大陆第一份近代中文刊物《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等珍贵历史资料。正是文献缩微技术,让这些老报纸得以保存下来。
数字资源也靠缩微技术保护
32年过去了,当初作为缩微拍摄对象的原始文献,如今至少有20%因纸张老化、载体破损等原因已完全无法阅读。在所有已抢救的文献中,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阅览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缩微文献成了读者们查阅这些古籍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国图所藏的缩微文献只占其研究型馆藏总量的8.2%,但读者服务率却高达15.47%。
如今已是数字化时代,人们更熟悉的都是电子存档,文献缩微技术还有用武之地吗?对此,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马淑桂介绍说,“数字资源长于用,缩微文献长于存。”据她介绍,光盘、硬盘等存储介质易变质、易损坏,再加上数字资源格式易过期,文献缩微的抢救范围已涵盖到数字资源。珍贵文献以纸本、数字、缩微三种形式共存已成为国际共识。(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洋)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