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联姻”现代科技 VR带你去“故宫修文物”

09.06.2017  23:41

第二十届科博会在北京举办。图为展会现场,观众体验机器人。(摄影:韩海丹)

图为无边框显示器的应用,让观众不需要任何头盔或眼镜,便可感受到3D效果。(摄影:韩海丹)

图为科博会上的唱片机,应用数字技术对老唱片进行修复,让梅兰芳原音“重现”。 (摄影:韩海丹)

第二十届科博会在北京举办。图为观众戴上眼镜体验4D电影。(摄影:韩海丹)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曾鼐)VR技术带你到“故宫修文物”、不带头盔玩3D游戏、黑胶唱片数字修复“重现”梅兰芳原音……在进行中的北京第二十届科博会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携手,聚焦融合发展。 

  走进科博会的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5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有新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漫游戏等多个前沿产业,凸显了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创新。 

  该成果展由北京市文资办主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努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企业认定;加强政策研究,推动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数据支撑和创新服务手段。 

用VR技术去“故宫修文物  

  VR技术让文物“”了。科博会上,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让人一览名画古物的风貌,而且可以“亲手”修复文物。戴上VR头盔,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等一一呈现;在虚拟的故宫养心殿中,春秋莲鹤方壶立于其中,观众可“拿起”散落一旁的花瓣、铜鹤等,亲手拼合成壶。在另一侧的大屏幕上,3D图画可让观众以任何角度“触摸”、端详方壶,并了解背后的故事。 

  “希望更多人接触、传承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北京清美文博国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徐道升对中新网记者说。 

  徐道升说,就文物修复本身而言,数字化处理技术非常重要,文物需要定期维护、多次修复,以往修复手段智能化较低,但通过数字化处理,大量的资料可以辅助修复;通过云和VR技术的修复交互展示系统,能调取相关文物的各种信息,如以前用的什么材料,相似的修复案例等,为文物保护筑起一道安全墙。 

不需头盔和眼镜 也能玩3D 

  在一旁的展台内,三台弧形大屏幕前,观众尽情体验着赛车的速度与激情。这款游戏,不需要任何头盔或眼镜,便可体验到3D效果,甚至能让你有晕车的真实感觉。 

  这是因为应用了一种特殊的显示器。据北京沃富瑞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阳介绍,与普通显示器不同的,这些显示器实现了“无边框”。她说,人眼的视野是一个椭圆,相对于人眼的显示弧角越大,人对于影像的“沉浸感”越强;像有边框的显示屏幕,会将显示影像限定在边框内,边框会形成“栅栏效应”,破坏感应;而无边框的沉浸式显示屏,能带来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同时,曲线屏幕设计更贴合人眼的生理曲线构造,避免篮光直射人眼的专利技术,还能缓解观看者的眼部疲劳。俞阳表示,这个产品的技术,不仅能应用于电竞游戏,还可以在影院、外立面异形屏幕上,实现“定制化”的设计。 

黑胶唱片“重现”梅兰芳原音 电子屏现场“泼墨  

  酷炫的VR展示台背后,一台老式唱片机显得有些“另类”。悠扬的京剧曲调,吸引了诸多老戏迷驻足。 

  从唱片机内缓缓流出的唱腔,正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据中科汇金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刘京龙介绍,这是应用了数字技术,得以对老唱片进行修复。 

  刘京龙说,像刻录于上世纪30年代的梅兰芳唱片,随着时代发展,会出现声音嘈杂、杂音等问题,甚至最终彻底消逝,而通过数字技术修复,并数字化存储,能得以永久保留。 

  修复的秘诀,是应用了低损伤的唱头。刘京龙说,目前应用的唱头只有1.5克,可用于黑胶老唱片的修复,让无损修复与转存成为现实。 

  听完戏剧,还可以“现场泼墨”。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软笔书法体验台”上,观众可以手持特制的“毛笔”,到砚台里“”墨汁,在大屏幕上留下自己的书法作品。据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岳野说,这款屏幕可识别运笔的形态,创造真实的体验感受。体验台集纳了书法写作、书法游戏、名作临摹、书法知识库、书法字典、汉字活化六个版块的功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名作临摹”功能,扫描收藏了大量古人和名人名家字贴,可供人们描红练习。岳野介绍,目前,该体验台已经应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部分公共文化场馆、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动项目,并在海外孔子学院进行推广。他强调,这并不是要替代传统的书法写作,而是希望通过科技,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