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开辟人文交流新渠道
【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怎样建】
在互联网、移动端、大数据时代,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商贸交易有了更加便捷、全面、直达的网络新渠道。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特别提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是依托大网络开展跨国投资贸易的合作大平台,是依托大数据促进人心相通的大桥梁,也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文交流大平台。
“数字丝绸之路”是一项重要的软基础设施工程,如同陆海空的基础设施一样,也需要有通道、节点、枢纽和网络体系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并不“高大上”,甚至看不见,但却无处不在、影响很大,其背后是以最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平台、大数据。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通道,可以把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全球性网络;依托大数据技术汇集人文交流要素,可以把中国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各种动态信息、创新发展经验、历史人文知识等,进行大规模汇集、传播、共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像重视硬基础设施那样重视数字网络这一软基础设施。今天中国企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不是那些工程建设公司,而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通信、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因为很多国家都把网络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项目布局,为这些企业的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我国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加快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改善通信条件和网络通道,让“一带一路”上的更多企业、机构和百姓通过网络获取投资贸易信息和人文信息,开展跨境贸易交易和文化交流,贴近世界,共享全球化。要积极支持我国著名网络企业、国家高端智库、中央媒体等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枢纽型交易平台和大数据库,夯实“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载体。
其次,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数字内容建设。不少人认为,通过先进的网络抓取技术就可以自然获取所需的大数据内容,这是非常片面的。数据需要通过加工整理才能形成有价值的内容,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如何让“一带一路”上的各国分享我们的经验,不仅需要我们总结好,还要让各国的专家、官员、企业家听明白,这中间需要有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理论工作者深入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善讲“中国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数据内容建设比网络平台建设更加重要。“一带一路”覆盖全球众多国家、众多城市,涉及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各国民众,要把“一带一路”各国的产业、科技、文化、历史等动态数据和专题数据大量入网,让各国、各地共享大数据,是一项细致、渐进的工作。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一带一路”大数据库,丝路信息网,提出了“电子文献、数据分析、成果发布”三大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建立信息来源渠道网络,需要建立多语种编译队伍,需要建立多领域和跨国合作的“一带一路”数据分析和研究队伍。
最后,要重视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开发。经贸合作也好,人文交流也好,需要一大批掌握各种语言、熟悉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的18种国际语言服务中,多数属于小语种。“数字丝绸之路”的一大特点,就是要重点覆盖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这些国家广泛汇集大数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服务,同时还要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各国的大数据传播到这些国家,让这些国家的经贸人才、科技人才和官员等看得懂、用得上,这些都需要各种小语种人才的有力支撑。但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一方面要调整优化我国外派出国留学的国别结构,组织动员更多的优秀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深造;另一方面要加快扩大“一带一路”各国留学生招生规模,鼓励和支持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王振,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丝路信息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