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钱志熙做客星期四人文讲座

31.10.2014  17:34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钱志熙教授10月30日做客北京科技大学第196期星期四人文讲座。以“陶渊明的‘形影神’生命哲学”为题,以陶渊明的组诗《形影神》为依托,钱志熙带领北科大师生们走进陶渊明鲜为人知的“哲学世界”。


钱志熙从《形影神》组诗的《小序》切入主题。“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心焉。”寥寥数语将陶渊明宁静致远的“出世”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生命哲学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君子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随后,他从“陶渊明形影神的意义”、“陶渊明生命哲学的思想动机”、“陶渊明形、影、神生命哲学与魏晋以来的哲学与思潮的关系”和“陶渊明形影神生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四方面对陶渊明的生命哲学进行了解读。


钱志熙根据三首诗歌的内容具体阐述了“形、影、神”这三个概念哲学内涵:形即物质生命,也代表魏晋玄学中虚无放废与厚生、养生一派;影即名,代表名教一派的伦理价值生命观;神即心,代表生命的最高理性,并且具有本体的意义。三个概念层层递进,从有形到无形,展现了陶渊明生命哲学的思想层次。他强调,“”指向的是一种理性和谐的生命境界。陶渊明文学之高于普通作家之文学,就是因为其人生追求这种最高理性的“”,而其作品中也具有一种理性所产生的和谐境界。

钱志熙认为陶渊明生命哲学的超人之处,首先在于追求彻底的理性,完全不依赖外在的力量与信仰,凭自力悟彻生命的真相,并且解决长期困扰自身的忧生、惜生、营生的情绪。其次在于其实践性。他关于生命的一番立言,虽然也希望对他人有所补益,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进一步地领悟,并且在实际生涯中实践之。


讲座最后,钱志熙与同学们就陶渊明的哲学观点进行了互动问答。为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陶渊明“形影神”的生命哲学,他引经据典,运用大量古代诗歌名句、名人故事以及近现代哲学家对陶渊明哲学思想的点评语录来具体讲解陶渊明的生命哲学,使抽象的哲学问题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提升了同学们的理解程度和讲座的趣味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反响良好。在他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陶渊明的艺术造诣、人生境界和哲学矛盾,并且从哲学的视角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深层次的领悟。

 

钱志熙,1960年出生于浙江乐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史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汉魏乐府艺术研究》、《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专著1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