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24.02.2016  22:20

制定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

结合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注重在改造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发挥多学科、强学科的优势,促进校内资源链接和整合,强化协同育人氛围。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系统工程,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民大学自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以来,积极开展了系列工作,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实施了以促进“立德树人”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始终注重价值观塑造,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自陕北公学时期以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最前列,形成了宝贵的创业精神和自觉的人生追求。

育人为本,价值引领作先导。创 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之理念,始终重视履行“立德树人”之根本使命,强调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始终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拓“红船领航”、学生生涯引领计划等多种活动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厚重品质,奋进在时代前列,能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那么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业成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素养才是教育之本,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

育人为本,知识传授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学科专业教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应着眼长远,站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守和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改进学科专业设置和知识传授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扎实、复合型的知识体系。2013年4月,学校正式发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新的路线图,以强化立德树人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全面加强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过程建设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着力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和指导,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8项制度以及16个具体项目和配套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育人为本,能力培养是重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兴国,其要义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的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整合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以及自我学习,持续搜寻、发现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落实,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了新生导师制,加强了学生成长的规划和引导;全校所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组合课程,实现跨专业学习、个性化成长;百分百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强化,口语水平要求能在国际会议发表学术演讲;百分百的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参加国际小学期课程学习,直接感受国际化教学氛围,开拓国际视野;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研究性课程、沙龙学习,接受探究能力的训练;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均可自主设计或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参加创新创业课外竞赛;百分百的学生都被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开展社会服务,培育本土情怀,强化实践能力,涵养创新动力。学校还不断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学、心理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

始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链条的精心设计,以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为一体,推动全过程优化,打造金字塔型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结合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注重在改造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而不能简单盲目地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学习开展创业实践。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也要拓展教育空间和形式,为真正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机会、实践平台和优质服务,做到教育、训练和实践的有机衔接。

完善课程教育,满足多样化需求。学校大力推进以研究性、实践性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改革,着眼于全面改进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和培养环节,注重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和问题的兴趣,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及相关的系列讲座,专门加强创业教育。学生在完成以上两个阶段教育之后,仍有意愿系统学习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的,学校依托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法学院、文化科技园等单位,组织建设创业教育证书课程包供学生学习,其中又细分为人力资源创业、企业经营创业、金融服务创业等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小包,以方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学。特别是,学校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园联系业界和富有实战经验的优势,组织开发了创业实战训练课程供学生学习。与此同时,学校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改进专业实习、实施“千人百村”等大型社会调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了解社会需求,厘清创新创业方向,把握创新创业的亮点、重点和难点。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逐步聚焦创业目标人群,并针对确实具有创业潜质和意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创业训练机会,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丰富训练机会,鼓励模拟创业。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设立了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两个子项目平台,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创业之星大赛”“创业引领计划”“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创青春”、“创新杯”、“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国际大赛等具有学科背景的各类赛事,组织“星期五创业吧”、创业论坛、创业校友“大手拉小手”等互动式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形成了朝暮有服务、日月有指导、四季有重点、年年有总结的创新创业训练方式,方便同学自主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特别是,学校“创业之星大赛”自2009年开赛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累计有400余支创业团队、2000多名学生参赛,赛出创业企业数十家。这种浓厚的创业训练氛围,既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又让学生通过创业训练的试水,激发创业活力,提高创业能力。

搭建创业平台,助力创业实践。针对拥有模拟创业优秀项目且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学校建设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等场所,配比创业资金,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各种孵化支持。目前,学校学生创业园共有51支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园区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选拔、风险评估、开业指导、入园服务、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企业孵化服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还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创业联盟、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创业基地等资源,不断扩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范围,持续改进从课程建设、实践训练、拓展服务,到创业导师指导、创业政策扶持、创业资金扶助等全过程工作。学校还大力推动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实习基地等建设。学校被评选为第一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建设单位、“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 学校学生创业园也于201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孵化器公司于201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始终注重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加强校内、校地、校企协同,多渠道集聚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涉及学校所有教师、学生,以及各个学院、各个部门,并关联多样化的社会主体。学校发挥多学科、强学科的优势,促进校内资源链接和整合,强化协同育人氛围,积极培育校企、校地之间的协作,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助力创新创业创意教育。

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校内协同。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校内各院系、各部门的协同机制,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金字塔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成立创业学院,由主管校领导兼任院长,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文化科技园、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和法学院作为主要组成单位,进行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和推动,致力于整合校内各类资源,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并建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不断改进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学生跨专业学习,致力于培养更有创新创业基础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学校设置了复合型专业,例如国学、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跨专业培养的各种实验班,例如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法学-工商管理实验班、法学-新闻学实验班等等,这些措施在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校地合作,开辟教育新空间。高校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是当前改进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高水平的学科、学者、学术资源,具有面向实践转化优势的巨大潜力。学校一直重视拓展与地方政府的各种合作,为地方发展转化成果、出谋划策,同时将广阔的社会作为人才培养的大舞台、新空间。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福建、云南、四川、浙江等地开展省校合作,并与全国多个市县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设了一大批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和创业实习基地,大大拓展了广大学者、学子深入基层、发挥专长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近期,创业学院又先后与北京市海淀区、江苏省苏州市、贵州省贵阳市等地合作共建了8处创业实训基地,并与瀚海智业集团合作建立了首个学生海外创业实训基地。

加强校企合作,发掘校友资源。校企合作既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企业可以提出最为现实、最为紧迫、最为可能的社会需求以及创新创业空间,从而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最前沿。基于互利共赢模式,企业也最有可能投入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紧缺资源。所以,加强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拓展校企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有着优秀的创新创业传统,校友自主创业成功率在国内高校校友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以刘强东、裘国根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成功校友以及“青年菜君”任牧、“奥秘之家”胡宇翔、“格物者”许方雷等一批青年创业学子。学校充分依托校友企业、社会企业,共同组建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创意与产业相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合作开发课程,加强学生创业实习和实训,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由此形成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校友支持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大大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原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