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25.10.2016  18:44

本报讯(记者 王亮 于珍)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经过一年多的比赛和专家评委的层层遴选,10月20日在京揭晓并表彰了获奖作品。

大赛评委会顾问、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及主办方负责人、获奖大学生代表、部分高校新闻学院院长、评委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暨教育舆论与新闻评论研讨会。

翟惠生在致辞中强调,评论是新闻的旗帜,是新闻工作者的眼睛。新闻评论要有相融思维,与网络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受众相融,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观点,使评论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是对青年学子的一次思维启蒙,对于发现优秀新闻评论作品、培养新闻评论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也提醒新闻学子更要充分重视评论的重要性和评论思维的重要性,切记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而不断提高评论水平。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自去年6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内160余所高校积极响应,共收到大学生来稿2930篇,2120名大学生成为大赛官方平台的注册评论员。

按照大赛章程,经过初评、复评、终评,最终有64件作品获奖,其中教育组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非教育组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5件;另有46篇作品获优秀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千千凭借《“扶老人险”难消扶老顾虑》一文摘下非教育组桂冠,赢得万元奖金。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5所高校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见今日二版)。

大赛组委会还根据来稿分析,发布了大学生舆情关注态势报告。报告显示,大学生活类和学校管理类话题最受大学生青睐,分别占全部来稿的25%和19%。此外,学校管理、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就业创业、校园安全等议题,也引发了大学生们的积极讨论,但对专业的教育话题关注不够。

大赛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认为,这次大学生评论大赛的实战性很突出,入选作品往往直接在中国教育报上刊发,它们就是真实地参与舆论、影响舆论的声音,而不是课下的作业。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曜升透露,为巩固和发展评论大赛成果,中国教育报将联合各大高校成立智库和研究平台“中国教育报教育舆论与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中心将定期组织举办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研究探索教育舆论应对新机制,并发布研究报告;以打造融媒体舆论研究平台为载体,组织培养教育舆论引导和新闻评论实战型人才,等等。

原文链接:

[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获奖作品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