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父母恩情怎能用金钱衡量
日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算“感恩账”的寒假作业,让大学生计算从出生到3岁期间以及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毕业所花费的生活费、交通费、零用钱、学费、娱乐等费用总和。有学生按照清单算完账后哭了,“从出生到毕业,我已经花了父母足足90万元”。算“感恩账”是创新还是作秀?小账本能否让学生大感恩?本期刊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父母恩情怎能用金钱衡量
就感恩教育来说,光靠学校教育、引导恐怕很难奏效。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不假,其中社会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占了不小的比重。
■铁铮
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是当下社会并不少见的一种现象。一些学校、一些老师看着眼里、急在心上,纷纷推出了一些举措,其初衷值得肯定。可惜的是,不少措施或是头疼医疼、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或是只做表面文章,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非但收效甚微,还给人留下了许多非议的话柄。
在“算感恩账”之前,就已经见过不少另类的报道:有的学校组织250名学生集体为父母洗脚,在网上留下“为家长洗脚”的词条;有的学校把800多名学生召集到操场,集体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教诲。键入“感恩教育”在网上搜索,有关结果也不少。遗憾的是,这些教育的措施并没有真正奏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没有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
不少人常常把教育和学校教育画上等号。在他们看来,世界上千错万错,都是学校教育出的错。社会生病、学校吃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有的学校、教师大包大揽,什么事儿都想管,以为自己的“教育创新”能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事实上,有些教育要靠学校完成,但更多的教育需要社会、政府、家庭等共同来承担;有些问题是学校教育应该解决、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则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能力之外。
就感恩教育来说,光靠学校教育、引导恐怕很难奏效。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不假,其中社会、家长的原因占了不小的比重。当然,在改变学生感恩观念淡薄的问题上,学校教育并非无能为力、一点忙也帮不上。但是,需要考虑的是怎样使教育更有效。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而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去办,讲究对症下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让学生算一算“感恩账”,应该说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使学生对父母之恩有个量化的概念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遗憾的是,这道作业缺少关联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的东西可以量化,有许多东西难以量化,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恰恰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再者,一个人从小到大到底要花父母多少钱,计算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在孩子身上所支付的资金也相差悬殊。金钱多少和亲情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完全正相关。一掷千金的未必是真爱孩子。等着鸡下蛋给孩子交学费的,未必不是真性情。从这些角度而言,让学生们算这个账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笔者并非想批评这些学校和老师们,而是想说教育必须遵循其特有的规律,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需要科学研究,认真论证,而不能想当然,不能随心所欲,不能简单化。否则,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学校的感恩教育显然不能停留在算账层面,而需要想法设法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知恩、念恩和感恩,并转化为实际的、具体的行动。比如,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醒学生们经常给家长发条问候的短信,让他们教教父母如何使用微信,在回家度假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父母上一天班,体验一下他们的工作,等等。
除此之外,感恩的内涵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改变。当今,在校时努力学习,出校后努力工作,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少让家长为自己操点心,或许是父母最需要的,也是孩子感恩父母的最好礼物。(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