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 |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入职时候有初心

03.01.2017  10:36

  8月29日是2016级教师入职集中培训第一天。老师们没想到,第一位授课教师是柯炳生校长。主题为“大学理念与改革实践”这场讲座,让大家认知学校的办学理念,也从中感受到学校对新教师培养的重视。新教师、水院副教授田菲开始思考:“作为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的农大教师,怎样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为新教师定制的入职培训

  田菲和其他115位所接受的岗前集中培训,自2003年起在我校已经开展了13期。人事处负责人介绍,校长讲授第一课是我校的传统,此外还邀请院士、教学名师以及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授课。2015年以来,学校在岗前培训中新增实践教育环节,并各类活动及培训有序安排在教师入职第一年中。

  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校内环节讲座涵盖教学法、学术规范、教学科研管理规范、党政管理工作概要等。听课之后,大家登台试讲。而在社会实践环节,老师们前往张家口,接受红色精神教育、师德教育,考察基层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一线调研,也在团队中增进交流与合作。资环学院新教师王钢教授说,学校这种安排,让自己受益匪浅。

今年7月,2015级新教师已经完成了入职教育。为期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在校内外参加各类辅导报告,参观通州实验站、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听取李小凡事迹报告会、观看《雨花台》专场话剧演出,院系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有老师在培训感想中写到:“当好老师,首先要接受教育,才能从容登上讲台。”

  思政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近日,科研院发布2017年青年教师科技创新·成长沙龙的预通知,十余天内有百余名教师报名参与。老师们对往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印象深刻,纷纷“点赞”,15个学院(部)的青年教师听取学术骨干所作的经验报告,分享教学、科研经历,还促成了老师之间的合作。

  在学校每年举办的成长沙龙外,各学院定期开办交流活动,农学院的青年互助组交流会、工学院学术交流互助组、水院青年学术沙龙、资环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人发学院青年教师学术研究暑期班……这些交流名称不同,但目的相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在学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的谋划中,针对教师的理论学习,借助上级各类研修班、党校,校内双周三学习制度提供渠道和保障;在实践活动上,每年举办教师社会实践、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此外,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难题。

  食品学院副教授车会莲说,这些活动让自己不断“充电”,也或直接、或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育人能力,甚至“因为掌握的理论更系统了,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感觉道理讲得都更深刻、更明白”。

  校园里有风气传承

  在我校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良好师德师风,通过“传帮带”,也感召着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立德树人的有益滋养。

  动科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多年来坚持纪念动物遗传学家吴仲贤先生;生物学院每年开展纪念先辈名师,在缅怀先贤不慕名利、坚持真理、刻苦勤奋的科学精神同时,也通过年轻一代教师,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并在学子心中播下信念的种子。

  在资环学院,曲周精神也鼓舞着师生不断传承奉献。今年是资环学院研三学生李建丽在乐陵科技小院驻扎的第三个年头。她说,能够踏踏实实将论文写在田地间,是导师张宏彦的身体力行感染了自己——“老师每年在基层的时间得有300多天”。张宏彦老师却说,自己是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影响、在张福锁和李晓林老师的示范下一心投入“双高示范”的。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教师要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始终是我校不断开展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也是我校教师的心之所想。

  2016年夏入职的田菲老师已成为班主任,日前,她在朋友圈里晒出心路历程:开始“怕做不好、怕辜负”;和同学的相处,“意识到我已经把自己当作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了”;而现在,“希望尽心尽力无愧于心,与孩子们共同成长、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