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构建更加完善的人事分配体系
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工作的稳步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岗位聘任制度,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收入分配关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2019-2023聘期岗位聘任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在广泛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学校发布了《北京科技大学各类人员编制管理规定》《北京科技大学各类岗位聘任指导意见》。
日前,臧勇副校长就本轮岗位聘任相关政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1. 记者: 学校新一轮岗位聘任有哪些重要意义?
臧勇: 学校自1999年开始岗位聘任工作,已经有20年的历史。每一聘期的岗位聘任工作,都会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逐步完善。2019-2023新一轮的岗位聘任,将进一步完善校内岗位聘任制度,优化教职工聘任体系和考核机制,探索未来收入分配体系改革方向,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优秀人才成长发展,教职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良好环境。统筹协调教师和其他各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建设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以及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职工队伍。通过新一轮的岗位聘任工作,显著增强全校教职工聚焦一流多做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2. 记者: 本轮岗位聘任突出把握的原则有哪些?
臧勇: 本轮岗位聘任,突出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考核。将师德师风、思想政治表现、学术道德、学术诚信作为教职工聘任的首要条件,对师德师风考核为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突出教育教学功能,完善教学考核。将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的核心条件,在岗位聘任条件中要全面明确教学工作量。三是坚持工作业绩导向,考察履职能力。各单位应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贡献和影响,条件上不唯“论文、学历、奖项、帽子”,但业绩上要有“作为”,调动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四是明确社会服务性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各单位在岗位聘任实施细则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对社会服务性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并考虑教职工在社会服务性工作中的贡献。五是实施多元收入分配体系,健全绩效管理机制。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根本地位,岗位聘任应坚持重点保障、有效激励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并完善根据工作量构成和单位性质分类的岗位津贴分担和增长机制。六是统筹各支队伍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在党政管理岗位探索建立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根据工作表现和实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职工的职务、薪级水平、任职年限,实施宽带薪酬。七是做大增量,提高人力资源成本总量。增加高级岗位职数,符合有关条件的教师可不占用相应岗位职数。
3. 记者: 请介绍一下岗位编制类别划分情况。
臧勇: 编制核定是人事管理的基础。学校编制根据工作职能、任务和性质不同分为学校基本编制和直属(附属)单位人员编制。
学校基本编制是指从事教学科研、实验技术和党政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数额上限。教学科研人员编制是指各教学科研单位为完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所需配备的人员数额。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是指各单位从事实验教学、公共平台服务、设备维护与研发等工作所需配备的人员数额。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是指从事党务、行政、辅导员等管理工作所需配备的人员数额。
直属(附属)单位人员编制是指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承担为学校教职工服务任务或承担公益性社会服务任务的校医院、基础教育管理中心等学校二级单位的人员数额,以及实行经济独立核算管理的体育馆、后勤集团等学校二级单位的人员数额。
4. 记者: 学校各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有哪几类?
臧勇: 学校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党政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根据有关规定,我校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之和应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应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党政管理岗位不超过岗位总量的20%。
教师岗位是为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人员所设置的岗位。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和工程应用型岗位。
教学为主型岗位,指主要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且课堂教学工作量达到或超过定额的教师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指同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且两类工作任务大致均衡的教师岗位,其中教学工作量不低于教学为主型岗位课堂教学工作量定额的40%,且本科课堂年均学时应不少于32学时。科研为主型岗位,指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主要设置在以科学研究为主且独立设置的实验室、研究院或工程(研究)中心(院所)等科研单位。工程应用型岗位,指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工程转化的教师岗位。工程应用型岗位是教师系列岗位的重要补充,主要设置在研究院或工程(研究)中心(院所)等科研单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是为从事教师工作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人员所设置的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医疗卫生、中小学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
根据学校实际,为建设一支与“双一流”建设目标相匹配的实验技术队伍,本轮聘任,将设三类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类型。一是实验教学为主型,主要从事实验课程教学及教学辅助、实验教学研究、实习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等工作的实验技术岗位。二是平台服务为主型,主要围绕校院两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从事学术研究、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及配套设备研制、平台设备分析测试、共享平台管理等工作的实验技术岗位。三是实验室管理为主型,主要从事实验室运行管理、教学设备维修维护、其他分析测试、资产管理、实验室安全,以及其他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实验技术岗位。
党政管理岗位是为承担管理服务任务的人员设置的岗位。主要指机关部处、各教学科研单位及直属(附属)单位中的党务和行政管理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是为工人身份人员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人员设置的岗位。
5. 记者: 大家普遍关注的岗位等级和岗位比例是怎样设置的?
臧勇: 学校在教师岗位(简称J类)设立11个岗位等级(表1),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简称Z类)设立10个岗位等级(表2),党政管理岗位(简称G类)执行行政职务岗位等级(表3)。
为保证各单位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聘任工作平稳顺利实施,新一轮聘任均增设6-和7-两个岗位级别,并分别按照6级和7级管理。
6. 记者: 岗位聘任工作有哪些程序?
臧勇: 岗位聘任工作要经过定岗定责、竞聘、审定、公示、签约上岗几个程序。
定岗定责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核定各单位的编制与岗位,并由各单位确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聘期目标,职责中应充分体现“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岗位职责和聘期目标应在本单位相应人员范围内充分讨论,应以适当方式在本单位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经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公开。
在竞聘阶段,符合竞聘条件的应聘人员自愿申请,承诺完成相应等级的岗位职责和聘期目标,并提供聘任所需的相关材料。竞聘可以采取公开答辩、专家评议等形式,由各单位岗位聘任工作机构自行组织。A类岗位以各单位为主、学校审定的方式进行聘任,B、C类岗以各单位为主进行聘任。
应聘各系列A类岗位的人选,须提交学校岗位聘用聘任委员会进行审定。应聘各系列B类、C类岗位的人选,由各单位岗位聘任委员会审定,报学校岗位聘用聘任委员会备案。根据相关人员的行政职务等级进行党政管理岗位和辅导员岗位的聘任,由学校统一备案。
各单位拟聘结果确定后,应按所聘岗位类别和等级在单位内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其中拟聘A类及以上岗位的聘任结果需在学校进行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相关人员上岗前须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包括由聘任单位填写的岗位职责、岗位考核指标和由应聘者本人填写的对岗位职责的承诺等。
各单位制订各类岗位竞聘条件、聘期目标时,应考虑不同岗位的履职特点。教师岗位人员应以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水平、育人效果、标志性学术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为主;党政管理岗位人员应以师德师风、管理育人水平、育人效果、任职年限、工作能力、工作成果等方面为主;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应以师德师风、育人效果、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任职年限等方面为主。
7. 记者: 在高级职务岗位设置上,学校有什么样的倾斜政策?
臧勇: 在高级职务岗位设置上,学校有几点倾斜政策。一是按照各学科编制的40%-50%确定基本高级职务岗位上限,按照现有人数的50%确定基本高级职务岗位职数(其中正、副高级职务岗位比例为1∶3)。二是增加高级岗位。根据各一级和二级学科层次、水平及学科发展规划,增加正高级职务岗位职数或上限和确定高级职务岗位比例上限。三是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直接按照高级职务比例确定高级职务岗位。四是对文理领域的基础学科和学校重点规划发展学科适当倾斜。
本次岗聘中,为奖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出成果的相关人员,经学校认定后可直接入选教师特级岗位或A类岗位,并在本聘期中(不超过一个聘期)享受相关待遇,不占用本单位的岗位数。
国家一流学科、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A类教师岗位A1、A2、A3的岗位职数比例为1∶1∶2,北京市重点学科、B+学科的A类教师岗位的岗位职数比例为1∶2∶2,其他A类教师岗位的岗位职数比例为1∶2∶3。
(责编:杜嘉庆、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