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小学低年级不得布置课外作业

10.07.2015  11:27

  本报讯(记者 贾晓燕)市教委9日发布《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今后,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课内留有作业时间,低年级作业要在课内完成,不得布置课外作业。从新学年起,中学要组织做好初中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情况的认定填报,作为三年后中考动手实践类成绩的计入依据。

  按照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以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各区县和学校不得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

  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为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其中教学时间内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学时平均45分钟。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要安排七年级每周1学时、八年级每月1至2学时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组织做好学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情况的认定填报,有关情况作为中考动手实践类成绩的计入依据。此前教委曾透露,中考分值将有较大调整,今后,初中化学和初中物理中考笔试分值权重将降到中考成绩的70%,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的考核情况按30%折算计入中考成绩。

  一至六年级要在课内留有作业时间,低年级作业要在课内完成,不得布置课外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形式课外作业一周布置一次,教师应全批全改。实践类课程中,鼓励小学各年级布置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类、探究类作业。

  今年7月31日,《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将正式实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在秋季新学年按照修订后的课程计划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