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晒家底看热闹之外如何看门道
9月8日,借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大庆,“石渠宝笈特展”现真容,283件书画构成的“全明星”阵容亮相武英殿和延禧宫。《清明上河图》是近10年来首次全卷打开,堪称文博界的一大盛事。展览现场,多件重器需排长队才有机会走近。部分看过该展的观众表示,尽管看得仔细,不过还是有些没看明白,有必要再去看一次。对于观展的效率问题,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专家,他们不仅力荐了“明星”中的“三宝”、“看门道”的窍门,还分享了展览背后的故事。
必看“三宝”
明星中的明星《清明上河图》
尽管从“明星中挑明星”不易,但《清明上河图》显然不需要迟疑。此次展出不仅是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后的首次亮相,也是暌违10年后再展全卷,这次特展之后,至少得在库房“静养”3年才能再度出关。全卷共绘了814位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楼阁屋宇井然有序,画上钤历代鉴藏印玺近百方。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一件展品,观众在《清明上河图》的一端排起了长队,而站画前的观众则一动不动,不论懂与不懂,大家都瞬间变身“研究员”。走在记者前边的爷孙一边听“扫一扫”的语音讲解,一边琢磨起画里那些人的穿着、打扮、民风民俗。即算是懂行的观众在这样的作品前,第一印象也是以感性为先,此前策划龙美术馆“康雍乾大展”的谢晓冬说,“看到真迹的那瞬间也是满满的感动”。在他看来,原作的视觉力量是之前所见图片远远没法相比的,“前者传达的信息更立体,细节更生动”。
三希堂墨宝王珣《伯远帖》
一进武英殿展厅,首先看到的便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珣的《伯远帖》。知名书画藏家朱绍良说,“作为迄今为止晋人墨迹中唯一署有名款的真迹,观众的热情看得出这件作品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伯远帖》的内容为一封问候友人病况的书信,当年乾隆皇帝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三希”,珍藏在养心殿一阁,并命名该袖珍书房为“三希堂”。经后人研究,二王父子的作品为后世书家仿品,唯有《伯远帖》为真迹。
1924年溥仪出宫时,《伯远帖》《中秋帖》流出皇宫,辗转被鉴藏家郭葆昌收藏;1949年,郭葆昌的儿子将二帖在香港抵押,1951年抵押到期而郭家已无力赎回。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最终由国家出资购回。而《快雪时晴帖》在特殊年代流转至台湾,成了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修复典型米芾行书《苕溪诗》
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不少作品历经波折才再次回宫,在辗转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当年溥仪出宫时,所携带的米芾行书《苕溪诗》也同样遭到厄运。1945年伪满政权覆灭,溥仪出逃,来不及带走的古物珍玩被士兵们哄抢一空。《苕溪诗》卷也在争抢中被撕得残破不堪,历史机缘下,故宫于1963年从荣宝斋购得。
在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看来,米芾行书《苕溪诗》是书画修复作品的典范。“当时故宫修复厂有两位专门从事古书画修复和补全工作的老师傅,不仅将破碎的诗卷一一拼合,更千方百计地找到一块在质地、颜色上最接近原件的旧纸,把碎裂的部分接得几近完美”。尤为难得的是,对诗卷上已经失去或损坏的笔迹,老师傅依据诗卷未损前的照片,“先把字钩下来,然后在一旁不断练习,等练得差不多了,再一笔填进去,不着痕迹”。如今再看这件作品,也是看故宫“文物医生”那妙手回春的功力。
观展贴士
已经看过展览的知名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建议,在观展前做一些相关的准备是有必要的。就书法作品而言,朱绍良说,如在看《伯远帖》前,“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要知道晋人书法的特点、历代收藏的情况,有了这些基本的资料,才能做到看作品时心里有数”。
关于绘画作品,他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对作者张择端本人有所认识是最起码的要求,对画中人物衣着及服饰也要有所了解;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一幅反映宋代市井生活的风俗画,观众最好提前了解宋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时候看画的感受肯定会真切一些。我推荐大家事先最好读一读《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朱绍良说,“书和画的不少内容可以相互印证,细细琢磨会很有意思。如画中一撑开的布伞下,挂着一个招牌,上写着‘饮香子’,这是什么呢?是一种饮料。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对饮料的记载,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会有人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此外,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中大面积是骑驴、骑马的人来来往往,而坐轿子的人屈指可数呢?“原来是因为北宋人士以乘轿为耻,这都需要对当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藏品背后的故事
故宫购藏《十咏图》开先河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张先《十咏图》把不少业内人士带回了1995年。“那会儿以19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一个天价,也是中国文物第一次破千万元,其意义远超现在所谓的亿元大关”,著名文物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赵榆说。当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推出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是直接带领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刘九庵先生赶赴拍卖现场购藏的,此举让故宫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开创了国家级博物馆从拍卖市场购买文物的先河”。
此举过后,故宫继续发力:1995年以500万元,从中国嘉德购买石涛《竹石图》;1996年以880万元,从北京翰海购买的沈周《仿富春山居图》;2003年以2200万元,从中国嘉德购买的隋人书索靖《出师颂》等。从横向来看,2000年前后,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以及上海博物馆均斥重金购得不少珍品。
博物馆缘何淡出拍卖市场
相较于早些年博物馆的豪举,近年他们似乎悄无声息了。有声音说,曾作为拍卖市场重要力量的博物馆之所以渐渐淡出,与艺术品价格越来越贵有关。但赵榆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成就一件事情的因素很多,主要与博物馆领头人的魄力、卖家的胸怀、拍卖行的努力均有关系,“那时候的藏家愿意低价让出,成就作品的最好归宿;而拍卖行愿意‘赔钱赚吆喝’,花大量的资金宣传,最后不收取佣金;博物馆人需要顶住各种压力,当初故宫博物院资深老专家徐邦达提出购藏《十咏图》时,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才得以买下《十咏图》”。(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易小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