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于政权课题组为结肠炎治疗提供新思路

21.02.2019  17:01

本网讯 日前,我校生物学院于政权教授课题组在炎症性肠病调控机制和小RNA靶向纳米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了炎症信号在结肠炎中可以激活肠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即受炎症信号诱导的一种短核苷酸片段microRNA—miR-31负反馈地抑制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同时促进上皮再生。

2月16日,《Gastroenterology》(IF=20.773)杂志以“MicroRNA-31 Reduces Inflammatory Signaling and Promotes Regeneration in Colon Epithelium, and Delivery of Mimics in Microspheres Reduces Colitis in Mice”为题,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我校博士后田玉华,博士生徐久智和食品学院的李媛教授是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占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于政权介绍说,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等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长,2015年时我国患病人数已达到35万,近十年患者人数增长24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IBD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引起肠道致残性改变,包括肠穿孔、肠梗阻和肠癌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揭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研发新的药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于政权指出,该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炎症信号激活肠上皮细胞的“自身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制备了一种适合直肠给药的miR-31纳米-微球体药物。该药物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指导思路。

我校北京市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的博士后田玉华解释说:“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肠黏膜屏障破坏,病原微生物进入固有层,激活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而诱发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又会进一步破坏肠上皮的组织结构,进而导致更多的病原菌进入固有层,加剧炎症反应。目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细胞过度激活的调控机制上。然而,肠道上皮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长期被人们忽视。

在本研究中,他们发现炎症信号可以在肠上皮细胞中诱导一个小非编码RNA—miR-31的高表达。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miR-31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升高的miR-31则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受体或信号蛋白负反馈性地抑制炎症反应,同时激活WNT和抑制Hippo信号通路来促进肠上皮的再生修复过程。研究成果表明:miR-31是介导炎症信号激活肠上皮修复的重要因子,具有协同性地抑制炎症和促进肠上皮再生的功能。这预示着miR-31是防治IBD的重要基因靶点。同时,该课题组制备了具有粘液层粘附和缓释特征的miR-31模拟物纳米-微球体药物,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这种微球体药物在动物结肠炎模型上可以高效地将miR-31 模拟物递送到炎症反应部位,并有效地预防或者治疗结肠炎。

于政权表示,在小鼠结肠炎模型的临床实验中,这种药物可以非常显著地预防和治疗结肠炎。这表明miR-31模拟物纳米-微球体药物具有靶向治疗IBD的潜力。“接下来,我们将努力改进miR-31纳米-微球体药物,使其真正成为适合治疗IBD的靶向药物”,于政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