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全国政协委员尹伟伦: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13.03.2017  09:04

 

              绿色新闻网报道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在政协小组讨论会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森林面积下,要针对每个森林地块,设计精准提升经营方案,着力提升森林质量。

  

              林业跟农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是一次种一次收,而是一次种多次收,过几年就要疏苗,可以出产不同型号的木材,具有非常高的生态功能。

 

              然而,从我国整个生态环境来看,地域差异很大,但森林面积不小,尤其沿海一带的森林植被很多,但由于各种原因,与森林面积相比,森林的碳汇能力、木材生产力、森林结构低下,与国际差距很大。

             

              “如果我们现在再去困难地区造林,能‘绿’,但是造林质量比较差,生态效益低。”尹伟伦说,“我们现在这么多的森林面积质量低,潜力大有可挖。只要我们改善森林的结构,森林防风固沙能力、水源涵养能力等都会提升,这个潜力发挥出来,与单纯再去困难地区造林相比,生态效应应该能够更快更好地发挥。

  

              怎样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他认为,我们应对不同的森林情况进行摸底,而不仅仅是对现有的森林资源粗放统计。森林改造提升精准工程需要科技支撑和经营方案。“很多国家都对森林的每一个地方都进行方案设计,我们也应该这样。一片森林的生长潜力和经营技术,跟树种有关系,跟立地条件有关系,同一个山上,山上山下南坡北坡都不一样。

  

              他建议,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就要精确到每一小块林地,因为不同山的部位,生长条件不一样。对于同一树种来说,都要有不同方案,况且我国树种多,更需要精细化设计。

  

              尹伟伦建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森林环境下生产安全的食品,建立相关产业。建立森林经营方案,要落实到每块林地上,而且方案不是一次经营,而是从现在经营到森林采伐更新,到下一次的造林都需要设计,这是一个长治久安的事情,但是我们国家过去就没有这样去做。

  

              林业的科技支撑要提升,要落实到地块上,落实到今天、明天和未来,对改善我国的森林质量,生态效益,对影响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不良或恶化的状态都是非常必要的。

  

              尹伟伦说,林业研究离不开气象。每一片森林都影响周围的小气候,森林经营好了,产量高了,碳吸收能力,涵养水源,净化能力,对于空气温度湿度都有影响,成片的森林对于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都有影响,影响到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气候变化,如果我们都这样去做的话,就现有林地,不用去造林,森林的生态效益都会成倍增长。

 

              当记者问到在气候恶劣的干旱沙漠地区,那些灌木林是否还需要经营时,尹伟伦表示了肯定。他说,在干旱半干旱以及部分盐碱地,只能生长灌木,这些地区水分供应不够,不可能长大乔木,在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以灌木为主,但灌木有发达的根系,地上部分小,消耗水分少,比荒山秃岭的生态效益要好得多。他建议灌木林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经营方案,比如做到3-5年割一次冠,保持根系的发达,这样灌木也会越长越好,割下来的灌木也可以进行经济利用,用来造纸、做饲料等等。很多灌木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比如枸杞、中草药等,这些都可以再灌木林区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反之,如果听之任之,不管理不割冠的话,灌木林永远是一些“小老头树”挤在一起,森林质量极为低下。

 

              尹伟伦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大量投入。他呼吁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经费投入和科技投入,多措并举,抓紧时间落到实处。(A19)

来源:中国气象网                    作者:中国气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