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 扬帆起航
清华大学2014级本科新生团队训练营活动落幕
清华新闻网9月22日电 (通讯员 徐咏雷 芦 由 )8月28日到9月16日,2014级本科新生团队训练营活动在全校3500余名大一新同学中开展。在这里,同学们熟悉校园,融入集体,畅谈梦想,从相识到相知,开始自己崭新的大学生活。
探访清华园 广交清华友
8月28至29日,新生团队训练营第一次活动“校园探访”在清华园中展开,丰富的探访路线让大家提前感受大学生活。“马杯有我”路线让新生领略清华的体育精神;“学在清华”则带领同学穿梭于图书馆和教学楼之间;“舌尖上的清华”让“吃货”们颇有收获;“艺术盛宴”、“人文日新”、“系馆巡礼”等也饶有趣味,给同学们带来不少欢笑。“寻找施滉雕塑”、“在清青快餐买甜筒”等小任务,让同学们在汗水和笑声中熟悉校园,熟悉彼此。
图为软件学院新生在定向越野中争分夺秒。
9月2日晚的团队训练活动更是精彩纷呈,看似简单的“串名字”让大家迅速互相熟悉,消弭坚冰;比拼脑力的“保卫鸡蛋”创意层出不穷,更是考验大家的协作能力。有趣的小游戏不仅带来了欢笑,也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这次活动特别好,给我们四字班的新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我们在游戏中不仅缓解了军训的压力,而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机械系新生吴凡说道,“今天最让我兴奋的就是在‘心有千千结’游戏中,我们能够在大家的合作与努力中解开那么大一个结,这种大家一起成功的感觉很棒!”
放飞梦想 拥抱未来
9月16日晚,29个院系成功举办梦想秀活动。经过院系宣传动员、初步海选和学长学姐的悉心帮助,新同学们抛开军训的劳累,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大胆地展现自己的梦想,畅想自己的未来。
“清清月光美,悠悠密云水,花溪伴着彩云追,渔鼓夕阳醉。”来自北京密云县的蔡佳璐同学吟唱着自小回荡耳畔的密云县县歌,来到水利系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与新一代水利人一起,共同守护北京净水的梦想伴随着她十八年的成长。如今,蔡佳璐走进水利系,看到老一辈大师们的设计,听到老师和学长慷慨激昂地讲述当时“真刀真枪”搞工程的故事,她投身水利、造福人民的梦想愈加坚定、执着。新闻学院蒋茹茹同学来自甘肃岷县的农村,她深知长辈们为了生计劳顿奔波,“我希望更多贫穷的孩子在求学的历程中,少一份艰辛与歧视,多一份愉快与尊严,能够大声喊出他们的梦想。”她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将视角投向农村地区和社会基层劳动者,让农民们成为一个有地位的群体。人文学院的周祺怀揣着一个导演梦,把世间笑泪、岁月万千浓缩于袖珍的镜头前,呈现在巨大的银幕上;兵器4班的唐笑同学一直有一个“单兵武器工程师”的梦想,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清华兵器定向班,正在朝着他的梦想一步步前进;经47班的体育特长生郭健同学要用学校传授的知识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让中国的健身行业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图为水利系新生用相声形式讲述水利精神展示水利梦想。
“虽然没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的梦想,但是同伴们的勇气让我佩服,梦想让我感动。我将票投给他们,我也希望能做一个追梦人,找到逐梦路上同行者,一起圆梦。”投票时一位来自人文4的同学动情的说。经管学院91级校友郑培敏在活动结束后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筑梦人生,更看到了回报社会心系祖国的情怀抱负。”
在活动前,各个院系利用微信、人人网等平台进行了宣传动员,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人文学院的“梦想故事”系列日志采写了三字班同学在参加梦想秀之后的逐梦之旅,鼓励新生畅谈梦想;土木系团委在活动前用同学们写有梦想的照片在黑板上拼出精美的图案,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化工系团委在活动中设计的“梦想助推器”环节,让学长学姐为新生的梦想加油助威。机械系、自动化系、美术学院等院系也通过“时间胶囊”、“导师团举牌”和丰富多彩的舞台剧及艺术作品,鼓励新生勇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图为机械系新生将梦想放入时间胶囊。
活动结束后,校团委面向新生随机发放并回收了共339份调研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同学对“清华梦想秀”活动的整体评价达到9.04分(满分10分),有85.51%的同学认为“清华梦想秀”活动的现场氛围活跃、参与感强,76.85%的同学认为“清华梦想秀”活动后自己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梦想,71.51%的同学认为“清华梦想秀”促使自己开始初步规划大学生活。
新生团队训练营活动始于2006年,其不仅是社会工作岗位锻炼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工作培养体系的“基石”。活动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以新生团支部为基本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建设与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增强集体意识,使其更快地融入集体、适应校园环境,同时围绕“梦想”主题,在全年级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引导新生思考与规划新一阶段的人生道路。
新生团队训练营以“适应”与“梦想”为核心,由“校园探访”、“团队训练”和“清华梦想秀”三次活动有机组成。梦想秀活动从去年开始开展,号召新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供稿:校团委 学生编辑:长 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