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城教授主讲“名家领读经典” 讲授《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03.2017  04:38

3月23日,“名家领读经典”北京高校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沧桑正道: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春季学期第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开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共党史系主任、著名党史专家杨凤城受邀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授课。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00余名师生现场听讲。

杨凤城教授围绕“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核心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说明。一是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必要性。他借助大量具体事例呈现、数字对比,说明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物质基础与制度基础,作了理论准备,积累了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拷问着社会主义,贫穷落后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启动。二是改革的大致进程。他提出,中国的改革是经济改革一马当先,其他改革随后跟进。走到今天,中国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各方面改革共存共构的复杂体系,而变化带来了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改革开放初期大刀阔斧的改革到现在十八大之后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必须需要敢于担当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从倡导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理论优先,进入思想与制度并重,更加重视制度的健全完善与成熟的新阶段。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他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特色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突破即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政治上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重点讲到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进程;文化上以“雁阵”格局呈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作品唱响了主旋律,推动了文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名家领读经典”活动以“大型领读”为主要形式设立了《沧桑正道: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之光: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方案:世界发展大势与国家外交战略》三门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对于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及首都地区理论名家的感召力、吸引力,帮助大学生克服理论学习碎片化、浅层化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强化“读书读经典”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