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带领广大妇女坚定跟党走

09.03.2017  09:35
——代表委员谈妇联改革、工作创新   2016年是妇联系统改革创新之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增强“三性”、克服“四化”,为大力推进妇联改革注入强大动力;通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把履行基本职能和履行政治职责统一起来;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开拓奋进,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贡献半边天力量。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采访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畅谈妇联改革,建言妇女工作。      联系妇女更广泛     一年多来,各级妇联组织推进妇联改革创新落地落实。创新动员妇女服务大局的载体和方式,创新妇联家庭工作,积极引导妇女和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刘洋表示,增加兼职妇联干部,既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切实将妇情民意掌握在基层,把为普通妇女群众服务的工作切实落实到基层。     “原来是千条线,现在是一张网。”刘洋说,这使得我们党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更坚实,桥梁更坚固,联系妇女群众更广泛,触角更深入。     而广大妇女群众、各行各业的妇女优秀代表、热心人士承载一定使命后,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增强,积极性更高。基层妇女在妇联组织的引领下,参与社会治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例子不断涌现,呈现出积极的精神风貌。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推动、落实改革,调整后妇联执委向基层倾斜,充分吸纳区域各行各业以及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中热爱妇女群众工作的优秀女性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主席哈斯也提·艾力介绍,在新疆,区妇联结合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及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安排部署,与 “访惠聚”工作组驻地的一户少数民族家庭或困难家庭结对认亲,通过见面走访、交流互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结对家庭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实际困难。目前,新疆妇联已建立17个基层联系点,结对认亲134户、直接联系群众544人,通过新媒体联系群众10万余人。     哈斯也提·艾力主席介绍,新疆将树立“敞开大门建妇联”的理念,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不拘一格从基层和各个领域的女性人才中选用妇联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使更多优秀女性参与自治区妇联工作。     目前,自治区妇联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比如支持和创造条件,确保所在单位推荐的妇联常委、执委履职,支持她们到各级妇联组织挂职、兼职。     新疆各级妇联机关一直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哈斯也提·艾力说,群团改革将是一场重塑组织、重构关系、创新体制的深刻变革。     对于群团改革来说,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共享改革成果、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基层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使财力更好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与改革举措相配套;增强基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研究群众需求,做好供给规划,把群众最需要的公共产品送到最基层;完善基层治理方式,让群众在参与中共享。      提高妇女群众获得感     获得感,是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的一个关键词。     各级妇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做好组织宣传、教育引导、联系服务妇女的工作,带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妇联主席吴洪芹介绍,福建省妇联创新动员妇女服务大局的载体、方式和内容,增强工作实效性。省妇女十二大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是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妇联上网和家庭文明建设“三大工程”,持续深化巾帼创业创新、脱贫攻坚、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法治福建、巾帼圆梦等“五项行动”。福建今年将在全省全面铺开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和“会改联”工作,形成妇联工作妇女群众自己做的新局面。     通过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八闽巾帼心向党·扬帆福建新征程”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妇女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贡献半边天力量;     通过开展社会征集“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妇代会代表,让群众在参与中被感染、受教育。促进妇女就业,是妇联组织一直的关切所在,省妇联服务妇女创业创新,举办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巾帼闽商高校创业分享会微信直播”,让女大学生在互动中了解妇联、亲近妇联。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让各界妇女感受到源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以及来自于妇联组织的获得感。     服务妇女脱贫脱困,在全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巾帼精准脱贫家政培训项目”,到2020年培训1.2万名妇女,助推全省建档立卡妇女全部脱贫,让妇女群众在获益中信赖妇联、热爱妇联,从而把妇女群众更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增强妇女群众归属感     依然有春寒的3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河西办事处回民村村民张秀荣的大棚里一片春意盎然,吊袋黑木耳是张秀荣一家的希望。     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岳桂玲带头创立的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当地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她在2016年旗妇联实施的互联网+基地+农户精准扶贫中,带领不少人通过合作社改变了生活。     2016年,内蒙古各级妇联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5.3亿元,获贷妇女1.2万人;7000余名贫困妇女发展手工制作实现脱贫,7200余名贫困妇女在电商领域实现就业。内蒙古在改革方案制定完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有益做法,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     谈起妇联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胡达古拉表示,目前,自治区妇联改革方案正在制定详细的任务分工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自治区妇联改革。     在包头市土右旗,开展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构建基层妇联组织“三联三化”工作机制,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实现了区域化的组织覆盖。     增强网上妇女工作力量,自治区妇联官方微信“北疆女声”2016年2月上线以来,保持在全国妇联系统微信排行榜和自治区政务微信排名前列,粉丝数已达42万人,总阅读量706万。     内蒙古对自治区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调研以及下基层常态化、制度化做出三项制度安排,2016年,全区各级妇联通过走访、恳谈等方式联系服务基层妇女4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