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雨水 一年攒下14个昆明湖

16.12.2014  12:28

  京报网讯 田志勇每年夏天紧绷的神经,今年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作为北京排水集团管网一分公司经理,曾经一下大雨他就会担心下凹式立交桥积水。今年随着下凹式立交桥建立起一批蓄水池,不但积水情况缓解,还可以收集雨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日通水,但每年10.5亿立方米长江水并不能彻底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2014年全市建成城镇雨水利用工程967处,全年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万立方米,接近14个昆明湖的用水量。

  调蓄池集水绿化洗车

  左安门桥是“7·21”特大自然灾害之后首批进行积水治理的下凹式立交桥,改造完成后,在地下十几米深的地方,分别建设了一个初期池和一个调蓄池,总容量8000多立方米。

  田志勇介绍,初期雨水是降雨初期15毫米左右的雨水,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因此收集起来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而初期之后的干净雨水会被送进容积6048立方米的大池子,排入河道或者被再利用起来。

  今后,调蓄池里干净的雨水将用于洗车、绿化、补充河道等市政杂用。同时,非汛期时段,这些容量巨大的调蓄池还可以用于存放处理好的再生水。

  透水砖垫“海绵”吸水

  除了蓄水池,北京还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收集雨水。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北京完成了雨水收集池、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250余处城镇雨洪利用工程,蓄水池容积约1.6万立方米,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48万平方米。西城区节水办公室主任王学斌说,透水砖的下面还有一个六七十厘米的垫层,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级级垫层,由粗颗粒到细颗粒,最后再铺透水砖,雨水能够有效入渗,还能减轻市政排水压力。

  明年,北京将进一步加强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工程,51个下凹式立交桥都将完成蓄水池建设。

  ■ 相关新闻

  首博展出南水北调11年历程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浦峰)昨日,“饮水思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分文化篇、建设篇两个展区。展览计划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

  文化篇分五部分,河南省博物院提供了大量人类历史上与水有关的实物和数据资料,展示了人们靠水而居、城市因水而生的文明史。其中,“以水为利”通过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讲述了人类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的历史。

  建设篇主要展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1年的建设历程,由“建设与创新”、“放心用水”、“移民奉献”和“引水固源”四单元组成。“建设与创新”单元是展览的重点,依次介绍了沿线省市的建设情况,再现了膨胀土、沙河渡槽、穿黄工程、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等科技创新点。

 (饶沛 薛珺)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