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网络支付办法出台 先学学如何发红包

29.12.2015  10:08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曾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28日终于尘埃落定。在验证方式、支付限额等方面广受争议后,新版办法较征求意见稿做了哪些调整?让我们从发红包说起,看看监管机构如何在安全和便捷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

  在7月底征求意见时,不少人担心如果未进行实名认证会影响微信红包使用,以及一些小额支付的便捷性。对此,新版办法特别新增了一类支付账户,只通过一个外部渠道开立的Ⅰ类支付账户,账户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但限额仅有1000元。

  也就是说,没有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零钱包收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能超过1000元。如果发红包金额已经超过1000元,还想再发就得追加身份认证,成为Ⅱ类或Ⅲ类账户。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追加身份认证并非要客户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而是要求支付机构去证明“你是谁”,客户只需在网上填写相关信息,由支付机构想方设法去验证。

  办法规定,通过3个验证渠道的Ⅱ类账户可以消费、转账,年支付额度10万元;通过5个验证渠道的Ⅲ类账户,除了可以消费转账外,还能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年累计交易额最高可以到20万元。

  其实,网络账户交易不仅有年度限额,还有日限额。办法规定,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那如果想发放5000元以上的红包该咋办?

  为解决此类问题,新版办法对支付机构提出了分类监管的思路。若支付机构被评为A类且Ⅱ类和Ⅲ类账户实名比例达到95%以上,即可获得相应的监管奖励。其中就包括5000元的日累计限额可以提高至10000元。

  也就是说,想发大红包,不仅需将Ⅰ类账户升级为Ⅱ、Ⅲ类账户,还得选择综合评级高、实名制落实情况好的平台。

  “较好的支付机构单日支付限额最高可以提升到现在额度的2倍,未来这个倍数还将动态变化。”央行支付清算司司长谢众表示,对支付机构分类监管的细则及评级准则正在制定过程中。

  据介绍,不光是提高支付限额,达到监管要求的支付机构还能享受一系列“豪华大礼包”:账户实名验证有效即可,不受3个或5个渠道的限制;个人卖家符合一定要求后可按照单位客户管理,不受个人支付账户额度的限制;快捷支付可以由支付机构直接进行交易验证等。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蔡洪波表示,针对不同的分类等级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防止在差异性较大的支付行业实行“一刀切”监管可能带来的不公平性。同时,监管部门坚持正向激励的原则,给予支付机构中的“好孩子”更充分的信任和更有力的支持。

  当然,目前限额可能依然无法满足个别大额需求,想发放10000元以上红包怎么办?

  央行相关人士建议,不够部分还可以通过网关或快捷支付方式发放红包。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但对网络支付的定位没有改变,还是以小额快捷便民为宗旨,因此仍需进行必要的限额管理。”谢众表示。

  临近春节,马上要依照新规发微信红包了么?其实并没有那么快,因为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

  谢众表示,为达到新规要求,各家支付机构需要改进系统,监管部门也需要对分类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制定和试点,都需要一段时间过渡。

  发个红包而已,为啥也要遵守这么多的规定?其实,微信红包只是百姓网络支付受到影响的一个缩影。

  “新规将渗透到客户网上支付的方方面面,通过强化支付机构的内部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资金安全,促进金融服务行业的积极创新。”蔡洪波说,一系列规定并非要为难客户,而是想让支付机构落实好实名制要求,提升支付安全水平,强化“安全底线”。

来源:新华社 编辑:郑棋文 F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