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靳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03.11.2017  08:45

研究生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抓好研究生思政课建设,对作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储备库”的研究生群体深刻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坚定的政治品格,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进一步抓好研究生思政课建设,打好提高研究生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部研究生思政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专家委员听课调研。截至目前,听课数量达到271节,覆盖205所高校,基本了解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状况,理清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客观评价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包括研究生思政课在内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高等院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改革创新,在师资配备、课堂管理、教学方式探索等方面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落实举措。分教指委专家委员实地听课和深入调研所形成的评估结果显示,各地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态势良好,教学效果整体有所提升,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一是思想政治导向正确,教师能够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广大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能够牢牢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四个意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着力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等研究生思政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理论阐释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体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素养。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能够合理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教材的基本精神,并适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成果。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统编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时,大多数课堂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历史资料、社会现实以及案例支撑等方法阐释所讲观点,基本满足教学目标明确、理论观点正确、基本理论阐释清楚、基本事实论述详尽、重点难点讲解突出、层次结构呈现清晰等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比较有说服力。同时,教师们普遍能够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深入解读,能够自觉运用党中央新精神和理论成果批驳国内外错误思潮,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课堂教学方法较为丰富,教师能够比较熟练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比较流畅,课程导入、专题切换、重点难点阐释、案例引入、思考题引导、阅读书目推荐等环节紧密衔接、完整有序。能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素材较为丰富,课件简洁、生动、实用。在教学中基本能够做到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特点对内容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四是师德师风和教学态度较为端正,教师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课堂教学。教师普遍精神状态良好,课堂讲授较为投入。许多教师教学仪态非常得体,教学充满激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基本能够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注重课堂管理,课堂秩序良好。从讲授过程看,教师们备课比较充分,普遍能够提前到课堂进行教学准备,按时上下课。教学态度认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较充分的准备和一定的思考,显示出较强的职业精神和教书育人责任感。

二、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教育部有关要求,对研究生思政课的认识深刻、定位清晰,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少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讲不准,有的教师专业功底薄弱,对经典理论和教材内容理解不够准确。比如,有的教师受到专业限制,对非本专业内容不熟悉,难以展现课程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甚至有个别教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时还存在误读、误用的情况。再比如,有的教师对教材内容和体系的理解不够准确,对教材重点、难点问题掌握不到位,教材体系未能较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此外,在西部地区个别高校,还存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的问题,存在理论素养、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本领恐慌,亟须加以解决。

二是讲不透,有的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阐释力有待提升。比如,有的教师只会根据大纲要求“照着讲”,不会立足当今理论与实践创新“接着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照本宣科、过度依赖教材的情况,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层次。再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介绍基本常识,却没有深入“为什么”层面以理论透彻阐释问题,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在学理层面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的深刻内涵,没有很好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没有解读透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

三是讲不活,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互动引导缺乏,艺术性生动性不足。比如,有的课堂讲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注重互动式启发式教学,缺少师生互动或互动浮于表面、深度不足,设问、反问、追问不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比如,一些课程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融合不充分,现代技术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待加强,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和生动性有待提升。此外,在一些理工类高校,存在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背景结合不够、案例导入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有教师存在“讲不对”的问题,对思政课认识不到位,教学导向有偏差,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有待提高。比如,有的教师在回应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时采取回避态度,“顾左右而言他”,不敢触及敏感问题,不愿涉及重大理论问题。再比如,有个别教师思想“跑偏”、借题发挥,以偏概全地对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因素过度解读,不仅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精神上产生共鸣、形成回音,反而有可能对学生认识问题产生误导。

三、关于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学生导向,通过综合改革、多样创新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

第一,在教学导向上,要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思政课是高校的“第一课程”,直接肩负着立德树人这一重大责任,而决定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能否牢记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和认识思政课,唯有如此,才能克服将思政课仅仅当作知识传授渠道,而忽视“育人”功能的倾向。因此,必须把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意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导向问题的重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从而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研究生思政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坚持把讲政治和讲好课作为两条红线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政治立场,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决不能突破政治底线。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增强在思想上“清除杂草”的能力,主动积极回应学生的学理困惑,消除错误思潮对学生造成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躬耕乐道”,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堂。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树立问题意识。思政课提倡问题导向,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出并解答学生当下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感,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课程成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滋养。对于高校研究生群体,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尤其重要。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学术问题意识,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思考能力,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就。这样的教学对象,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普及介绍、一般讲授的初级层次,而要站在“阐明理论、分析问题、获得实效”的层面上,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使思政课有“”有“”,从而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一门好的研究生思政课应当在解答学生疑问时条分缕析,让学生感到“解渴”;在阐释理论时准确到位,在思想上“解惑”;在批驳错误思潮上深刻有力,让学生感到“解气”。如此才能用经典的力量触动学生,用思想的魅力感染学生。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政课应倡导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掌握理论,培养其自觉运用理论正确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对课程讲授内容的“内化”。因此,一方面,需要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自身的坚定信仰表达自己的“才情”,通过接地气的讲授提升实现课程的“趣味”。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课堂讲授技巧,改进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抬头率”切实把研究生思政课建设成为教师热爱、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第四,在教学组织上,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集中统一指导。充分发挥分教指委的重要指导作用,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重点抓好总结听课成果、建设品牌课程等项工作,推动分教指委工作有机融入研究生思政课建设工作。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大程度地汇聚各方智慧,解决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要加强对基层教学的组织,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提倡通过调研和集体研讨等多种途径深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加强疑难问题深度解析,避免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自说自话的倾向。要探索建立分片区教学指导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研究生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培训、教学比赛、示范性教学展示活动,设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等方式集聚教学改革合力,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教学规模和平台建设的督查,按照《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整体提升课堂管理和教学质量水平。同时,进一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的督查,确保其能够对思政课建设发挥平台引领作用。

第五,在教学考核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重科研、轻教学。二是重专业课、轻公共课。这两种不良倾向对研究生思政课产生较大冲击,导致一些教师对思政课教学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存在“应付心理”,教学之余更多地考虑如何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本专业的科研工作之中。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与研究生思政课相适应的业绩考评体系,加大教学业绩的考核权重,促使教师更加重视思政课教学,注重以学术促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支撑,通过完善制度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实现“让我教好”向“我要教好”的转变。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需要多方用力、全面推进,但根本点仍是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讲,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得如何,是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块“试金石”。因此,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全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高校实际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设立、奖励评优等方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切实调动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投身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7年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明确提出,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及教育部有关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就一定能够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