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南涧县定点帮扶工作 校县帮扶谱新篇

22.09.2015  13:17

清华新闻网9月22日电 “清华大学在南涧县探索的农校对接精准扶贫模式,为定点帮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9月15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工字厅,教育部挂职大理副州长静炜在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会见交流时这样评价清华对南涧县的帮扶工作。

2013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滇西边境片区定点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清华大学启动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定点帮扶工作。2014年,基于清华大学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提出帮扶工作要以集中力量提升南涧县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通过为南涧县干部、中小学师生、医药卫生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南涧县干部执政能力、教育教学与医疗卫生水平。2015年,清华大学在做好既有帮扶项目的同时,探索提出了高校精准扶贫新模式——“农校对接”,通过在南涧县建立清华大学绿色食品基地,在提高学校食品质量的同时,精准帮扶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校县帮扶新体系。两年多以来,清华大学充分发挥多方优势,面向南涧县实施了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多个重点项目,并积极通过校友资源为南涧县引进科技投资项目。南涧县,这个位于滇西边陲的贫困县,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能够更好的让清华师生了解南涧,为南涧带来更多活力?近期,在对口帮扶南涧的工作中,又引入了学生社会实践、南涧县学前教育、合作开发项目等诸项探索。

为了让清华的学子更好的走进基层、了解基层,2015年暑期,清华大学50余名青年学子,分为5个社会实践支队先后踏上位于南涧县的实践之旅。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在南涧开展了丰富而扎实的实践活动,用青年学子的热忱、朝气和知识为南涧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

“国家扶贫战略调整与贫困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支队由清华大学6名博士生组成,支队成员有的深入大坝库区,有的来到农村公路建设一线。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通过详实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自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的“彩云之南暖心行动”实践支队,致力于为南涧百姓提供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队员们结合南涧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众筹等方式募集到近2万元启动资金,为当地百姓安装调试了50口太阳能灶,努力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一个个村庄的绿色未来紧密连接在一起。一位队员在总结时写道,“6个人,带来的只是50口锅,带走的却是清华人更大的信心、更强的责任、更成熟的认识与满满的温暖。能源节约所需非一己之力,非可以短期解决之事,但我们在路上。”

清华大学的港澳台同学和留学生们,也在这个假期来到南涧,积极参与到了解中国国情,助力基层地区发展的实践活动中。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同学们组建的“清华大学艺术点亮乡村实践支队”在南涧用心感受民间艺术,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并为南涧50周年县庆宣传和“六个一”特色农产品推介做出贡献。

港澳台和留学生支队在南涧县示范小学教授音乐知识。

8月24-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卢迈秘书长等到南涧对山村幼儿园建设和学前幼儿教育进行调研,深入乡村基层幼教点和农户,与学校负责人和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8月19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震老师在大理大学“清华讲堂”做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报告,与大理大学师生们分享了他在探索“互联网+”思政课远程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思考。8月21日,清华大学校友北京中盈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福华先生来到南涧调研光伏农业合作开发项目,努力推动光伏农业产业在南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震老师在大理大学“清华讲堂”做报告。

在9月15日静炜来访清华的交流中,清华大学党办主任、对口支援办主任吴剑平表示,感谢教育部和大理州领导对学校对口帮扶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将一如既往务实做好对口帮扶南涧工作,争取为南涧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襄桦 田心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