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一审 对民生诉求明确责任、限时办理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27日电 (陈杭)2020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市民和企业诉求1103.94万件。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实施派单,在诉求工单上注明办理时限,接到派单的单位应当即时接受派单。
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去年办理诉求超1000万件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表示,2019年,北京市建立接诉即办机制,目前已有52条热线整合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2020年,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市民和企业诉求1103.94万件,较2019年环比上升55.24%。
为了规范和优化接诉即办工作,及时回应社会诉求,提升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北京市拟制定《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条例草案不设章节,共33条。
不再建设新的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条例草案,北京市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以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原则上不再投资建设新的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承担建设、管理、维护接诉即办平台,全时段为诉求人提供诉求接收、查询和反馈服务,处置、转办、交办、督办并协调解决诉求等具体工作。
接诉即办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条例草案要求,建立健全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核心,以督促承办单位依法履职为导向的接诉即办考评机制,定期点评、通报考评结果。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将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
条例草案要求,承办单位对于自身难以协调解决的重点、难点诉求,可以报请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此外,北京市对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建立定期调度、重点解决机制,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建议对“该办不办、接诉才办”作禁止性规定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丛骆骆建议,一方面,在厘清接诉即办平台与知识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索热线知识库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自主查询渠道,强化数据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发挥数据治理优势,细化风险预警相关条款,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预警。
丛骆骆还提到,要健全监督机制,对“该办不办、接诉才办”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完善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考核激励措施,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主动解决问题。
条例所称接诉即办,是指北京市对行政区域内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北京12345网络平台搭建的接诉即办平台提出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等诉求给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为民服务机制。(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