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现代农机“生根”中国的轨迹

24.10.2015  15:53

千百里追随农机手皖西南、苏北垄上行,探访现代农机“生根”中国的轨迹—— 南通“稻客”汗洒全国 换回五亿现金。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翩跹起舞的“候鸟”,自带收割机沿着稻麦成熟的轨迹不断迁徙,从最南的海南岛到最北的黑龙江,从新疆、四川到东南沿海,几乎每个出产稻麦的省份,都络绎不绝地响彻着他们驾驶农机的轰鸣。南通每年外出的近万名机收从业人员,不仅用辛勤的汗水换回5亿多元现金,更在中国传统农业的土地上播撒了现代农机的“种子”,被业内尊为“农机铁军”,而越来越多的百姓乡亲则亲昵地称之为“稻客”。

金秋的苏皖大地,千里平畴,稻浪滚滚,一片金黄。记者追随着“稻客”创业创新足迹,随南通农机跨区作业慰问组,行走乡间。

敢越“雷池”闯望江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距南通540多公里,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点,古称“雷池”。“不敢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然而,南通“稻客”却敢闯敢干,驰骋雷池。

10月13日上午,赛口镇金堤村,通州区石港镇金马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金华,正在秋日艳阳下驾驶收割机抢收。看到家乡来人,他立刻下机热情招呼,厚厚的防尘外套上,汗水成霜。

我48岁,年年来望江,今年是第13年。”他黝黑的脸庞闪着喜悦,“我原先在通州四建开卡车,后来转岗回家开农机。外出作业13年,换了4台收割机,1年1台机子纯收入20多万元,我2台‘久保田’,40多万不成问题。

见到前来慰问的通州区农机排灌管理所所长杨秀珍,石港镇北渡村15组的毛志兵夫妇格外亲热。“开始我们也不敢出来,是她帮我们与金华联系,组成农机社,7名机手及家属抱团。”他们说,这里稻田成片,9月14日以来已经收割了800多亩。

机手李卫东说,在望江县每台收割机至少可以作业500亩,多的1500亩,每天早晨等露水干了就下地,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钟。从河南转战至安徽已经近一个月了,与当地农民协议每亩收费80元左右,由于今年油价回调,利润不错。预计本月下旬结束收割,回家秋收。

一个跟随南通“稻客”、身着海魂衫的敦实汉子,引人注意。他是望江县跨区作业经纪人何成干。他今年从南通引进了13台收割机,机手吃住都在他家,中午他负责将饭菜送到田头。“送油料、送机器配件、联系维修人员,走前跟农户结账收钱,都靠他。”金华说,“望江就是我们第二个家,农闲时我们互相走动,就像亲戚一样。”望江县农机局局长李长庚介绍,目前全县已经发展类似经纪人25个。望江外来作业农机200台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南通。

10多年来,南通“稻客”闯荡的岂止是望江?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闪现近万南通“稻客”的身影。市农委统计,按照目前3000台农机每台年平均收入近20万元计算,年收入5亿多元。“稻客”们精心编织开镰时间、田块肥瘠等“信息网”,科学制定迁徙线路,靠高质量服务拓展全国市场。拥有580多万亩水稻的农业大市安庆,将近半田块流转到种田大户手中,也仅仅是南通“稻客”自河南、江西转场后一个驿站。安庆市农机局副局长马骏笑言:“南通‘稻客’是农机化发展的‘播种机’,不仅稳定机收市场、加快‘三秋’进度、增加农民收入,还大大提升安庆引进现代农机的效率、土地流转的速度。

新老“稻客”铿锵行

他年轻帅气,白衬衣上沾满油渍浮灰。

10月14日傍晚,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术村,来自如皋市江安镇的“90后”机手卢王清正驾驶收割机在稻田“冲浪”。亩产850多公斤的杂交稻,给农民平添丰收喜悦,却让“稻客”增加了工时。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代“稻客”已老,长途奔波、饮食不定、作业量大,让许多新“稻客”望而却步, 1992年出生的卢王清却不以为然。他当过兵,做过白酒销售,今年初跟邻居老机手黄其明出来闯荡,跟他搭伴儿的是年近半百的父亲卢永峰。

他非要当机手,加上政府有补贴,我只花了7万元帮他买了收割机。”卢永峰介绍,“我有木匠手艺,年收入10万元,现在辞了工作陪他跑。

收获与付出同在。卢王清说,上半年经过培训后参加麦收,赚了近4万元。此前卢王清跟随黄其明在安徽省六安市收割水稻,今年秋熟作业后,可收回收割机的全部成本。信心满满的卢王清与黄其明商议,本月20日结束睢宁的作业后回家乡如皋参加秋收。

新老“稻客”,不仅有父子档、邻居“三人行”,也有夫妻“大篷车”。10月15日上午10点,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路边,年近五十的如皋市林梓镇斜庄村张红兵夫妇,正在安装秸秆切碎装置。“先前带来的收割机不适应田块,连夜赶回去换了台‘久保田588’。昨晚10点左右到家,今晨5:40出发,这会儿刚到。”张红兵说。

稻客”的生活,冷暖自知。张红兵开一台卡车,车厢后部装载收割机,前部固定着一个1米宽、2米长、0.8米高的蓝色铁皮箱子,夫妻俩晚上就挤在里面睡觉。他们入行3年,不靠当地农民经纪人,每到一地就停在路边等。在宿迁市泗阳镇三庄乡邵道村,如皋市林梓镇张斌、杨红梅夫妇一个开农机,一个算账,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当过水电工,后来活计越来越少,现在做‘稻客’,夫妻一起走天下。”张斌说。

市农委副主任冯亚军说,新老“稻客”群起江海铿锵行,不仅源自自身创业创新,也靠惠农政策。自2004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以来,全市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由当年的495.05万元,增至去年9516.549万元,增长近20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70万千瓦,同比增长42.31%。南通“稻客”实力倍增。

深耕”期盼多助力

面对各地“稻客”不断涌现的竞争态势,南通“稻客”尽管有传统优势, “深耕”全国仍期盼更多助力。

还是同一时地,稻田“冲浪”的卢王清发现“沃得”收割机突然慢如老牛,检查无果,打电话求援。另一台则完全“趴窝”,老“稻客”黄其明自己动手修理,但效果欠佳。

市农委农机处副处长陆锦林跳下稻田,帮助清理燃油油路,收割机勉强维持作业,但转速仍达不到要求。陆锦林又连续拨打江苏省农机服务热线、主机生产厂家维修热线,催促专业维修人员到现场来维修。当晚,两台“铁牛”又欢唱起来。

农机厂家切实履行承诺服务,仅是其一。收获季节寸时寸金,然而天气阴雨、农机趴窝、频繁转场、价格不合等因素,都影响收入。安庆作业田块大,有农民经纪人打理,一台农机每天最多收割40亩,日收入接近3000元;而在宿迁市泗阳镇三庄乡邵道村,由于田块小、作业效率低,张斌夫妇每天的收入只有1500元。“稻客”们说,沿街“提篮叫卖”式“大水漫灌”,不如“精准滴灌”。政府等部门通过“平安农机通”信息平台,发布跨区作业信息,开通跨区作业热线电话,避免盲目转场等,措施到位,但仍需精准、精细。

安庆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开辟农机供油绿色通道,通过“农机通”手机信息平台,发布天气情况、机收价格等信息,农机与公安部门联手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稻客”反映,这些“规定动作”并非全国通用,期盼落实政策不留死角。

市农委主任朱进华表示,随着各地逐步推广“全托管”“联耕联种”等作业新模式,怎样引导“稻客”走出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稳定的跨区作业新路子,政府服务仍有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