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训新途径,走到田家地头力
探索培训新途径,强化服务指导,提升基地安全生产力
日前,北京市农业局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农技人员来到房山区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真正在“田间地头儿”为农户做起了培训。这是农优站在北京市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新形势下,强化认证服务指导,强化监管技术支撑的一次探索和实践。
8月30日,在房山区的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区的日光温室里边传来了阵阵笑声。原来,是北京市农业局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下文简称“农优站”)的老师在给房山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做田间培训。学员们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先是参观了整个园区,了解整个基地的组织管理、生产过程操作、田间档案记录、园区环境净化、棚室生产的管理。
在参观的过程中,农优站的老师一方面给大家讲解无公害生产管理的要求和要点,一方面也指出园区在管理上尚存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温室内生产区域,放置了一些采收的箱子,老师告诉学员们,采收的箱子只在采收的时候拿到生产区域,其他时间要放在操作间,或者放在干净的库房统一保管。如果遗留在生产区域,没有及时清理,打药的时候就可能沾染药品,影响采收。
接着,大家来到投入品库房,老师指着放置的化肥与农药告诉大家,投入品的储存要注意要进行区分,药品,肥料和农用器械一定要有各自独立的储藏室,不然则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而农药的摆放一定要遵循固体在上,液体在下的原则,反之也有污染的风险。质量安全管理是个细致活,啥时候都马虎不得。
整个参观过程,使得相关人员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过程有了一个具体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大家纷纷承诺,回去后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生产,要实实在在的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之后,老师又给大家安排了一个小时的课堂讲解,在理论上给学员讲解如何在一个蔬菜生产基地构建起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老师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深入的探讨,即从生产主体的构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员管理层,明确权责,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为整个的管理搭建一个基本的构架;第二,按照产品的特点,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的实际,来对关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做好整个体系预防风险,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着重做好环境、投入品、田间档案记录与回溯、产品采收等方面的完善管理;第三,则根据生产的产品特点,产地状况,茬口等因素来合理规范产品的生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关于培训,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的技术人员说:这次“田间地头儿做培训”是该站在我市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新形势下,为实现推动认证促增量加大监管保质量目标,而采取的强化认证服务指导,强化监管技术支撑的一次探索和实践。
为确保2019年年底我市自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覆盖率达到60%,我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力度,仅2017年上半年种植业农产品就完成了新增的79 家基地336个产品的认证检查工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规模拓展了779.98公顷,同时完成了138家基地565个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