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街道探索“世纪城治理”模式 解决居民停车难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3日电 (记者 于立霄)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泊车困难已成为海淀区曙光街道的突出问题,曙光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立体治理,初步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世纪城治理”模式。
根据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居住区内停车位共约12294个,现已全部出售、出租,地区常住居民登记在册车辆17538辆,平均每户0.6个车位,停车泊位缺口达5244个。
由于停车资源紧张,道路两侧已被机动车停放占用,而且占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违章停车情况愈演愈烈,加重了交通堵塞的同时,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行人的出行安全。
为什么泊车空间会越来越少,交通秩序越来越乱?据曙光街道介绍,小区在开发建设之初,按照“每户配0.6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设计,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世纪城地区居民家庭拥有两辆以上机动车的情况很普遍,机动车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此外,由于缺乏完整科学、统筹协调的发展规划,再加上整个曙光地区拥有公建配建停车场较少,可用于居住停车共享的社会停车资源严重紧缺。而且世纪城地区作为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早已形成,能用于建设停车场的空间严重匮乏。
2016年,曙光街道按照“疏堵结合、建管并举、综合治理、逐步规范”的思路,在世纪城北区10条道路施划路侧停车位,加大了执法处罚力度,经过实施规范管理,远大路以北地区违章停车数量下降86%,路侧停车秩序和街道环境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初步探索形成了高密度居住社区停车治理的“世纪城模式1.0版”。
2018年3月,在世纪城北区停车治理较为成功的基础上,曙光街道又启动了世纪城南区停车问题摸底调查。为了摸清真实底数,曙光街道对各专项工作方案反复研究论证,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世纪城南区交通绿化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2019年2月“世纪城模式”2.0版正式启动;5月18日曙光地区居住停车认证工作全面启动;11月6日,曙光地区17条道路,3640个车位正式实行电子收费。
曙光街道多次会同区交通委会商,并邀请市交通委的专家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阶人士共同研商,制定了符合曙光实际的“无、业、自、首”居住停车认证标准,为地区无固定车位的业主自用首辆机动车办理优惠停车证,按照150元/月的标准收取费用;拥有两辆车以上的业主,车辆停放通过错时停车方式解决,停车收费实施差异化的办法。
为了推进世纪城停车治理工作顺利推进,街道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曙光停车”,专门用于宣传世纪城南区交通绿化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便群众查询规则、了解进度、咨询政策,对居民关心的收费标准等焦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加强对规范停车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
曙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在继续巩固南区交通绿化综合整治提升成果基础上,将适时启动“世纪城模式3.0版”。充分利用居住区及周边可利用的场地,采取新改扩建、立体化改造等措施增设停车设施,利用拆违拆迁腾退空间、空闲场地、人防工程等资源增加居住停车供给,建设平面或立体停车设施,尽可能增加停车泊位量,进一步缓解世纪城地区停车泊位压力。(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