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牌指标交易暗藏灰色产业链 交易风险大纠纷不断
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段时间,北京海淀法院执行局法官在执行中发现,法院查封一些被执行人名下的汽车后,却有案外人向法院提出异议,主张车辆并非被执行人所有。经过调查,法官发现,这些案外人几乎都是从被执行人处购买京牌指标的买标者。车牌指标交易存在哪些隐患?
根据买标者提出的异议主张,记者了解到,目前京牌指标交易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车牌一体购买,一是单买指标,但无论哪种方式,这种指标交易的核心内容就是,虽然交易所涉车辆仍然登记在卖标者名下,但是以有价转让由买标者来使用,而卖标者一般都会把自己的身份证交给买标者,供他们在办理验车、保险、车辆维修、保养这些手续的时候使用。卖标者、买标者、中间人往往会签订一份协议,对指标交易进行约定,有的协议中会非常明确的将交易称为备户或备车。
备车这种情况在北京早已有了,但和之前的不同的是,由于小客车数量调控的政策,指标成为热门的交易对象,这个价格由过去借一下身份证做个登记的几十块已上涨到目前的4万元到6万元不等,而想卖出自己指标的卖标者还有部分二手车商、汽车4S店的工作人员、想买标的买标者已形成京牌指标交易的灰色产业链,这也是买标者提出异议的主要原因。
第一,对于卖标者而言,他们的身份证由买标者使用存在很大风险,卖标者将自己身份证交给买标者显然违反身份证的法律制度,如果买标者肆意使用,比如乱开信用卡来透支,或进行犯罪活动,卖标者极有可能遭到损失,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登记在卖标者名下的车辆由买标者使用,风险也非常大,卖标者可能在车祸赔偿、车辆保险、违章罚款、个人信用记录等方面面临着因为买标者的过错甚至是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第三,汽车登记在卖标者名下,法院会根据登记情况查封登记在卖标者名下的汽车,即便买标者就此提出了执行异议,法院也无法支持,对买标者是最大的风险。
第四,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最典型的就是卖标者反悔了,要求买标者加价,额外再支付买标费用,买标者也可能因为用车过程中出现问题要求卖标者退还买标的费用,双方都面临签定协议的时候无法预知的法律风险。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