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评论】读懂抗战 为什么必须“见物、见人、见精神”?

31.08.2015  22:51
原标题:

引言:

  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段太过丰富的历史。时下,全民忆抗战、谈胜利,好事情。然而,你能真正读懂抗战吗?

不能忽视“抗战精神”的决定性作用

  对于“抗战精神”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四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不必再一句句来解释总书记所提及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了。这16个字,深深地、也丰富地刻在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中,政治与文化中,口口相传中,碑载传承中。

  但,是不是所有人在议及抗战时,都记得把“伟大的抗战精神”纳入视野、还其推动历史进程的真实作用呢?

  有些人看抗战,只见物,不见人。他们只忙于计算敌我双方的飞机大炮,投入战争的货币与装备,战场对峙、两国较量中的“物”的对比、“物”的得与失。他们把一场有血有肉有人的战争,变成了一场冰冷的、机器与机器的较量。

  有些人看抗战,只见人,不见精神。他们看到了在一场战争中的人的作用,但他们只习惯于对比历史簿上的阿拉伯数字,你这边几万人,我这边十几万人,他那边几十万人,投入的兵力,死伤的人数……用人数的多寡,在敌我双方间区分胜负,在抗战友军间区分作用大小。他们把战争中的人,变成了精神力量毫无区分、更没有高下之别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棋子”。他们把一场不仅有血有肉有人、有悲有怒有喜的战争,变成了一场单薄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的较量。

  然而,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都不仅是物的较量,也是人的较量,更是人的精神的较量。丰富的抗战史实告诉我们,中国人民赢得的这场抗战胜利,既是政治意义上的“被侵略国家的胜利”,也是军事意义上的“人民战争的胜利”,更是精神层面上的“抗战精神的胜利”。

抗战精神有丰富的历史积淀、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兀地一时激发起来的。它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

  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哪里?——十四年的抗战岁月中,它遍及中国大地,遍及亿万个充满血泪和怒吼的人生。史料有记,在抗战的日子里,华北平原上,很多庄户人家过年时,千难万难也要在门框上写副春联,那时候最流行的春联横批是这四个字:抗战到底。这,就是抗战精神。

  史料有记,当年被民间称为“瞎子阿炳”的音乐家华彦钧,经常在无锡街头,用二胡一遍遍地拉奏出《义勇军进行曲》。若只从行伍角度看,华彦钧绝不是个有力量的战士。然而,拉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华彦钧,虽可能手无缚鸡之力,但谁能说他不是一位抗战勇士?这,就是抗战精神。

  为什么说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除了“抗击、拖住了多少数量的日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处于最艰苦之际,是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是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支撑起了东方的反法西斯事业。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除了“敌后战场、人民战争”的具体贡献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战军民,是伟大抗战精神最彻底、最生动、最持久的践行者。

三句大白话概括伟大的抗战精神

  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哪里?——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里,抗战精神仍与我们相伴而行。对此,政治家可以做出精辟概括,理论家可以做出丰富推导,而我们不妨把抗战精神的时代作用与启示,归纳成三句大白话:

  一个国家必须有精气神。近百年来,引领我们向前走的精神力量有很多——井冈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所包含的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今天的改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诞生于不同年代,但它们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

  民族凝聚力太重要了。当年,若没有抗战精神所唤醒的民族凝聚力,中国打不赢。今天,若凝聚不起这股力量,改革开放就走不深入、走不下去。

  能在苦难中觉醒和奋斗的民族才能享福。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人民,吃过大苦,遭过大难,曾经被蹂躏被侵略被掠夺。但中国人民有股子知耻后勇的横劲儿,百折不挠的韧劲儿,不怕牺牲的狠劲儿,血战到底的轴劲儿。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最终才有和平,才能发展,才能把改革这样的“硬骨头”也啃下去。

  归根结底一句话:抗战精神,将长久地和我们在一起。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作为。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