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六区常住人口降3% 关停退出污染企业300家 15%政府投资投向市行政副中心 2016,在疏解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经济增长的目标已经确立: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6.5%以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决治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更成为首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
任务艰巨,使命沉重。
一方面,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无从回避。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疲弱,北京金融业、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等产业增速回落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北京经过多年积淀已具备稳增长的良好基础:服务业体量大、韧性好,服务业比重达到79.8%;消费投资处于优化升级阶段,2015年社零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科技创新潜力巨大,“互联网+”领域在多个知名的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一;经济双向开放水平比较高,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境外投资95.6亿美元。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卢彦表示,2016年,全市上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在疏解升级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16年,北京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疏解,是“治病”。
卢彦说,今年北京将确保完成2016年人口调控目标——城六区常住人口较2015年下降3%,实现人口由增转降的拐点,东城、西城继续保持负增长,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要首次实现负增长。
降低中心城人口数量的同时,本市还将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制定四类重点领域年度疏解计划,关停退出污染企业300家,清退、升级、疏解商品交易市场,抓好部分学校、培训机构和医院的疏解,全面推进市行政副中心建设。
“人随业走”之后,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市行政副中心都将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对基础设施给予升级。
今年,市政府投资投向核心区的比例将不低于20%。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古都风貌保护、居民生活改善4大领域一共确定了301个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宝华里等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南锣鼓巷四条胡同等一批环境整治和文保工程。
今年,有15%的市政府投资,将投向市行政副中心。这个区域虽然刚起步,但也有297项重大项目和专项建设规划会陆续落地。
除了核心区和市行政副中心,城乡结合部也是改善的重点。
今年本市将实施城乡结合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减人增绿,市政府投资投向城乡结合部的比例,将不低于20%。
今年,北京将高标准建设北京新机场,加快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京台高速、京秦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
同时,在生态协同治理方面,将全面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善联防联控机制。
在产业对接协作方面,将创新共建共管体制机制,实施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集中推动构建“4+N”产业合作平台,加快合作园区建设。
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何让资金有力地聚焦,拉动经济增长,成了决策者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本市将以抓开工、抓落地作为促投资工作的主旋律,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卢彦说。
本市将抓好重大工程的“牛鼻子”,集中推动协同发展、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高精尖”产业5大领域210项重点工程,支撑全社会投资的三分之一。
而对于改善民生、环境的工程,政府投资将做起“药引子”,主要聚焦水环境、大气、交通、棚户区改造、养老等领域。同时安排引导放大资金不低于40%,直接撬动社会投资。
就在本月,本市首次将市区发改、财政、统计、金融、地税、国税等综合经济部门集中在一起,召开了一场综合部门统筹推动落实工作电视电话会,目的是要提高综合经济部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善意识,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和“落地生根”的能力。
近两年,本市民间投资比较旺盛,2015年增长25.8%,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民间投资,十分踊跃。
在市政府的账本上,有这样一则算式——真实的投资需求和强烈的投资意愿相互结合以后,再加上结构性改革的带动,北京就能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扩大有效投资。
要促进这样的结合,就要让政府的服务,从平面,转向立体。
今年年初,丰台区在楼宇经济上,再次发力。去年,丰台区成立了品牌商务楼宇产业促进联盟,将31栋高品质、大体量的商务楼宇连接起来,共同推介,为楼宇内的经济组织服务。
而且全球知名地产顾问机构、国际知名商协会、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也被请到丰台,再请他们引导高端经济机构积极进入丰台投资促进市场。
“先搭好这样的平台,今年就可以瞄准产业中成长快、影响大、示范性强的高精尖项目在区域内落地生根。”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理念只是一方面,今年本市还将通过创新手段,做好管理服务。依托于统计、财政、税务部门已经建立的“大数据”平台,今年还将进一步开发,实现高效、精细的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