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

08.01.2018  17:14
原标题:

  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高校是思想理论的重镇。作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怎样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怎样才能真正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坎里去?近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路,根据时代特征、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让思政课成了学生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因材施教,与专业相结合

  清华校园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艺术作品展”,引得行人驻足称赞,而这正是清华美院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作业。“这幅《列宁在十月》是我的作品,刚入校就得到这样自主创作的机会,很令人激动。”美术学院学生胡蕴曦说:“这样的思政课,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理解,我们都很喜欢。”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中寻求创作主题,是艺术类学生学习深造的必经之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讲教师华表介绍,他将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分为20多个专题,让美术学院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切入点进行艺术创作。

  不同的学科背景,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不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思政课才能活起来,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表示。

  目前,在清华大学,7门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各学院、各专业的育人课程,已经全部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手段创新,与网络相结合

  前不久,教育部党组、清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共同观摩了清华大学一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大家可以先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线上课堂。”新潮的开场白之后,任课教师冯务中提出问题:“你给改革开放打多少分?”通过在线课堂平台,屏幕上滚动出现了同学们的打分和评论……学生们竞相陈述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课程结束之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这堂思政课别开生面,老师当绿叶,同学变红花,角色转换很到位,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精神大餐;运用现代技术,以青年人的话语方式和时尚的呈现手段,把线上线下的学习成果都展示了出来。

  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要把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为“抬头的利器”,就要不断用新技术手段推动授课方式的革新。从2014年清华大学率先推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慕课课程,到如今,4门思政课登上了慕课平台并向社会开放,累计选课人数近44万人次。

  “在慕课课堂,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独立成为7至15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时间被化整为零后,同学们就可以在等公车、排队买饭的时候,随时随地看视频、做习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俊说。

  走访调研,与实践相结合

  “王承书先生是我国同位素分离研究的奠基人,因为祖国的需要,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甚至不惜从物理学界消失。这样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激发起我们年轻一代挥洒青春、强国兴邦的梦想。”在参加了核工业行业的暑期社会实践后,清华大学工物系学生郑安然感触很深。

  将必修课尤其是思政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清华大学加强思政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多课程鼓励同学们利用假期进行课前社会调查。据统计,在清华大学的假期社会实践中,类似这样的课前调研项目占到了实践项目总数的近一半。

  “这一实践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国情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开学之后可以带着问题与思考,有针对性地听课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解安表示。

  此外,思政课教师还会组织班级学生,以本专业优秀校友为对象,进行采访、座谈、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接触身边的先进人物,让学生们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效果很好。”吴俊说:“当同学们将各自的访谈成果在大课堂上进行分享时,他们俨然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8日 09 版)

北京联合大学:用青年的激情传递真理力量
原标题:   “十七岁的马克思曾经立下这样的News.Cntv.Cn
[新华社]“90后”心中的思政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年来,人民大学
[瞭望]思政课是这样“活起来”的
走进今天的高校思政课堂,新颖的授课方法层出不穷,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