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担子 找对扶贫路子 收获致富钥匙——滇西片区脱贫攻坚战一线见闻
新华社昆明6月25日电 题:压实责任担子 找对扶贫路子 收获致富钥匙——滇西片区脱贫攻坚战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 杨静
第一次住上砖混房、第一次领到工资、第一次接触到新的种植养殖技术……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群众迎来人生中的多个第一次。
作为我国边境贫困县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滇西片区最显著的特征。自《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滇西片区贫困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截至去年底,滇西片区扶贫人口已减少到145.3万。
压实责任为贫困群众着想
“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搬进新房了,再也不用窝在‘黑房子’了。”杨海春激动地给记者介绍房屋情况。
杨海春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平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五口挤在狭小的土坯房内,两个孩子上大学,妻子中风不能干重活,一家的生计全落在他身上。
“没有好政策,就不可能住砖混房。”靠着墙壁的杨海春语调低沉起来,还好有政府的帮助,孩子上学也享受到助学补贴,自己在村镇服务公司上班。
“压实责任担子,才能找对扶贫路子。”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考核组组长胡洪英告诉记者,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都签了脱贫攻坚责任状,有了责任状后“追责”就有依据,就会为贫困群众着想。
今年3月,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滇西片区大理、怒江、德宏等10个州市分别派驻了考核组,对贫困户、非贫困户的满意度、地方党委政府脱贫实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能否清楚说出享受的帮扶措施、是否知道帮扶队员、帮扶队员多久来一次……都是考核的内容。
“现在脱贫的担子比以往重得多。”漾濞县龙潭乡党委副书记王金华说,当地已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位,而签责任状、实施成效考核让他感受到责任与压力。
去年4月起,云南开始实行“驻村干部召回制”,“召回办法”实施后,首季度考核怒江就有20名人员因综合测评表现不佳被召回,德宏州陇川县已召回8批不负责任、不专业、不在状态、不干事的驻村扶贫队员。
合力帮扶让贫困群众收获致富钥匙
滇西片区拥有较多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人口,为了让他们如期脱贫,云南省采取“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的攻坚模式。
“万企帮万村”“定点帮扶”等社会帮扶行动在滇西片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滇西边境片区联系单位,教育部已组织直属高校、直属单位、东部职教集团等直接帮扶滇西10州市56个贫困县。目前已连续派出4批挂职干部到滇西各县开展帮扶工作,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干部培训、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建设、产学研结合等。
“‘万企帮万村’对脱贫攻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陇川县县长郑洪云说,企业不仅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当地脱贫攻坚,同时带来了新的理念,促进脱贫的同时,对干部思想也是一种启迪,从而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贫困”问题。齐帮、共帮才能让贫困户掌握致富钥匙。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5家企业集团投入资金15.5亿元,帮助3万户、11.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培养1.6万名致富带头人。
脱贫奔小康仍需全面发力
经过四年的努力,滇西片区贫困人口减少了近280万。但是,未来三年要帮助145.3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依然任重道远。
云南省扶贫办的数据显示,片区贫困人口超过全省贫困人口的40%,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53%,贫困集中度高、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突出。
一些扶贫干部反映,滇西片区山高谷深,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劳动力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要完成脱贫任务仍需全面发力。
“让贫困户收入水平达到脱贫标准线容易,但是如何保证他们长期增收,挑战还不小。”大理州漾濞县副县长陈定伟说,漾濞县盛产核桃,但近年核桃价格波动大,贫困户发展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下一步,在产业培育方面,需要坚持“长短”结合,真正实现短能脱贫、长能致富。
一些基层干部建议,滇西片区生态好、农产品质量好,可抓住“万企帮万村”“定点帮扶”的契机,把优势农产品与企业、高校等进行对接,从而稳定销售市场,减少贫困户对接市场的难度和风险。
胡洪英认为,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产业发展要更加精准、更适合市场。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扶贫干部的帮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