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接地气” 规范“看得见”

22.09.2014  11:45

        “要紧紧围绕法治要求和司法规律,从源头上做到严格规范执法。”这是一年来,北京市检察干警们熟悉的一句话。

  严格规范执法,是北京市检察机关一年来的重要工作。那么,对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池强提出的“从源头上做到”,北京市三级检察机关究竟落实得如何?

  职务犯罪侦查办案各环节制度化

  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当被调查对象与检察官在立案前谈话,或者证人接受询问时,该院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便开始工作了。

  “这是职务犯罪侦查办案中,在严格执行原有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同时进行的开拓创新。”北京市检察院分管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市反贪干警必须做到“凡接触犯罪嫌疑人必录、凡讯问必录、凡搜查必录”,在移送逮捕、起诉时,同步录音录像情况要一并接受审查,以杜绝违法取证行为。

  据介绍,一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致力于“全流程”规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从线索管理、立案侦查等15个方面全面规范侦查行为,在省级检察机关中率先实行全部线索集中管理;出台《反贪部门内部监督工作规范》等制度,对立案侦查、逮捕或指定监视居住、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的一律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决定;对拟不起诉等七类案件,2013年以来共组织人民监督员评议53件62人。

  规范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据悉,该市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一年来完善了“侦查人才库”建设,对不同岗位、不同特长的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培训工作;今年3月,组织了针对全市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负责人的专业测试;坚持以评选“优秀反贪局、优秀反贪局长、优秀侦查员”和“十大精品案件、十大优质案件”为载体,推广先进经验。

  池强表示,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北京市检察机关注重把握加大反腐力度与依法反腐的关系,坚持依法规范行使检察权,不断提升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法治化水平。

  诉讼监督“依法依规”

  自2013年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共受理了3件3人强制医疗案件,经公诉部门审查后,对其中2件2人作出不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决定,对1件1人作出提出申请的决定。

  “在此类案件移送和受理审查时,需要与公安机关对受理流程、审查标准等方面形成共识。”昌平区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杨福荣告诉记者,近日,该院与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会签了《强制医疗案件移送及受理审查细则》,细化了审查内容、沟通机制等。

  该院这一做法,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严格规范诉讼监督的一个实例。“我们要准确把握敢于监督与规范监督的关系。既要及时纠正执法司法不严格、不规范的行为,又要严格依法依规监督。”池强说。

  北京市一些基层检察机关还非常注重诉讼监督执法方式“接地气”,在办案中引进了公开听证的方式。北京市检察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东城区检察院已对9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进行听证,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据悉,一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按照刑诉法、民诉法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的决议》,与公安、法院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共享、诉讼监督情况通报等制度,规范了执法程序,统一了执法标准;积极落实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民事调解、执行监督等新增职能,全面规范监督方式;今年重点开展了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三类罪犯”全部登记建档。

  尽心维护诉讼参与人权利

  几位律师一边伏案阅卷,一边抽空操作身旁的一个机器,随着一次次拍照声,一页页电子卷宗复印下来……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律师接待室看到的情形。

  “这种‘高拍仪’的拍摄速度是传统复印的几十倍,成像好、字迹清晰,生成的电子文件可以直接存到律师携带的移动存储设备中,低碳环保。”朝阳区检察院案管办负责人刘晨霞告诉记者。

  北京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201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开通网上接待平台,24小时接受律师预约申请;2013年以来,共接待律师会见、阅卷10330次,当面听取律师辩护意见919件。

  针对权利义务告知不清楚、不规范等问题,北京市检察机关今年启动了“专项督察”活动。北京市检察院监察处负责人表示,此次督察中,该院共完善各类告知文书91份,新增9份。去年以来,东城、大兴区检察院等全面推行书面、口头“双告知”制度,要求干警在送达告知文书时,必须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加以解释。2013年底,北京市政法系统社会测评中,检察机关群众满意度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市检察机关还在严把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关,深化检务公开,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制,提升队伍专业执法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在依托信息化精确管理检察业务方面,该院研发的“检立方”辅助决策平台,实时对全市检察机关139项业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每个院、每名检察人员执法办案情况的实时动态监督和科学管理评价。检察日报  郑赫南 赵晓星

  (原标题:执法“接地气” 规范“看得见”)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